分节阅读 164(1 / 2)

帝国霸主 龙灵骑士 7814 字 2019-04-19

道马特鲁有问题,他能怎么办呢难道说,要越过亚历山大港去马特鲁决战,封锁马特鲁港么

那里有德国人的机场,白天舰队留在那里必然就要受到对方的空中威胁。晚上去又只能打一轮就走,根本起不到什么威胁作用。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侦查和谍报体系的崩溃,英国方面无法真正确定马特鲁的作用,这种情况下贸然使用舰队,出了问题就是万劫不复。

坎宁安不怕背责任,可是他怕丢掉英国最后一丝反败为胜的希望。那样的话他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成为英国衰落战败的民族罪人。

这个黑锅他背不起,所以也就不愿意背。至于说水雷封锁,这个到是可行计划,只不过这一路撤退下来,水雷用的太多,库存已经不足了。

本来英国在地中海上是有优势的,所以水雷库存并不多,分散用在亚历山大和意大利外围,剩下的也没几个了。

靠推测去马特鲁港布雷,真的不知道这个计划上级究竟批准不批准啊话说回来,不是还有空军呢吗

“海军最近的工作实在太多了,要掩护陆军向巴尔干地区增兵,补充那里的军事力量,还要准备撤退的事情,根本没有办法顾及马特鲁了。”坎宁安这样说道。

不过他随后还是补充道:“针对马特鲁的情况,我们也在做行动预案,可是几天之内是无法采取行动的,毕竟这是临时行动。”

放下了坎宁安的电话,奥克莱金知道海军那边确实任务繁重,自己也实在不好意思去要求海军再继续做一些什么了。

几天之内拟定行动计划,然后出击攻击马特鲁,这已经是海军方面非常配合的态度了,可问题是现在的情况,奥克莱金等不起了。

“必须要轰炸马特鲁,这是我们现在唯一阻止德军的机会了。”奥克莱金想了想,有些悔恨的继续说道。

如果不是这一次德军的进攻规模超过了他的预期,他还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德军的补给线上。

毕竟之前两个吃了计算亏的英国指挥官,都已经成了隆美尔的俘虏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奥克莱金也没有敏感的抓住问题的关键。

等事到临头的时候,他能够在战斗爆发几个小时之内就意识到问题所在,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战场指挥官了。

可惜的是,现在这种情况下,海军方面前几天针对塔兰托的行动最终失败了,也让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的海军,无法立刻对马特鲁做出反应。

想到这里,奥克莱金又抓起了听筒,打通了空军方面的电话。

二十辆汽车在滚滚黄沙中快速向前,从这些汽车的减震还有车轮的受压程度来看,这些汽车运载着沉重的物资。

这些汽车沿着一条看上去很土的公路向前飞奔,很快就来到了一块紧挨着绿洲的补给站。

经过几天的运输,这里的补给站已经大到了一定规模,几乎一眼望不到头的汽油桶,就这样码放在平地上。

基地的四周已经搭建起了哨岗塔楼,周围也已经建立了简易的围墙,可是依旧透着一股简陋的味道。

随着一声口令,大门上的哨卡被打开,这些卡车路过了大门,然后在一个巨大的容器前面停靠稳当。

这里作为二级补给站已经算是建设成功了,再向更远的地方,就是班加西这个重要的港口了。

从远处的补给站运来的汽油柴油,将作为补充运往班加西,作为那里的燃料补给。

如此多的燃料,保证了当地的发电,拥有了发电也就让那里的生活更加美好。

一切的建设速度似乎都快了起来,有了燃料的器械转动的更加频繁,这也就让建设速度更加迅猛。

比起开战之前的班加西,这里的建筑已经多了许多,而且港口也在扩建之中,往来的货轮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原本已经近在咫尺的战争,现在似乎已经远去了,这里的一切核心都是建设,更快更好的建设。

“我的天,打算从这里布设输油管线了”看着来到这里的卡车掀开帆布之后露出的管道,一个驻守在这里的意大利士兵惊讶的说道。

卡车上的德国士兵跳下来,对着意大利士兵点了点头,并不说话就开始卸载卡车上的管线。

原本意大利和德国就都有利比亚石油份额,所以石油管道的铺设两个国家之间是平行进行的。

油田到班加西的管线,由德国公司承建,不过使用权和养护归意大利。而油田到苏尔特之间的石油管线,是德国公司承建,使用权也归德国所有。

换句话说,意大利是已经把苏尔特作为一个德国特区,划给了第三帝国。换来的是埃及大部分地区的统辖权。

有了埃及这块殖民地,意大利在非洲的几块殖民地算是大概联系到一起去了站在意大利的立场上,这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好事情。

除了德国把持苏伊士运河,要了一些港口的统辖权之外,意大利可以说是借着德国的东风,把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扩大了一倍还多。

“两条管线一起修,不是浪费时间吗”一个意大利士兵背着武器,看着远处的汽油桶,开口问身边的老兵。

意大利老兵看了看正在卸载管道的德国工程兵,摇了摇头,开口回答道:“我怎么知道为什么要同时修两个”

他也不知道的事情,是因为从油田地区到苏尔特港之间的石油管线,已经快要竣工了

这是真的事情,而且还列为了一级保密。这条管线可以源源不断的向苏尔特运输石油,这些石油可以很快运到意大利的港口,坐上火车直达奥地利

现在的问题是,石油地区的产量制约,让这条石油线路还体现不出战略高度来。

毕竟只经过了两个月的建设,这里的一切还都是手工作坊一样的初始阶段。可是所有看过油田区建设的德国人都知道,这里变成石油供给基地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我的上帝”距离这个补给站非常远非常远的一个沙丘上,一个打扮得如同是探险家一样的男人,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