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1(1 / 2)

帝国霸主 龙灵骑士 7842 字 2019-04-19

上,节约了至少40的成本。”

克虏伯这么说,是根据科学的计算统计来的。使用扭杆悬挂并且严格规定使用单排负重轮,都大幅度的减少了生产加工环节的消耗。

并且在日后的维护和修理上,还要再节约一部分时间,甚至因为结构简单,连出故障的概率都更低了一些。

同样的,因为取消了豹式坦克前后分配的动力系统,少了一根中间的传动轴,也节约了不少车内的空间。

更让生产部门欣慰的是,这是他们第一次被征询意见,在坦克设计环节上就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简化坦克的生产工艺。

可以这么说,这辆虽然还叫5号坦克,外号依旧叫豹式坦克的战车看上去变化不大,却可以说是一场德国工业历史上的革命。

这场革命让德国工业体系开始正确合理的使用自己的产能,可以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武器来这才是豹式坦克的意义。

“我们的零件将有20与6号坦克,也就是虎式坦克通用。”克虏伯自豪的给出了数据,这在之前是很难想象的成就。

5号坦克将会同样采用类似的底盘,两者之间甚至负重轮都是可以通用的,同时一样的还有车前面的驾驶员部分,以及车体内的弹药架和成员座椅

这在现如今看来,不过是一个通用模块化的大胆尝试,可是在当年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成就了。

就在李乐提出了通用,并且指出了这样做的好处之后,德国设计师们就开始注意使用标准件的重要性了。

在这个思维模式的指导下,德国装甲车还有自行火炮上,都开始采用标准零件设计,所以在今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只生产一种样式的座椅,就可以安装在所有战斗车辆上

仅仅只是通用的螺丝,通用的装甲外挂模块,通用的车长用自卫机枪模块这就让德国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自己的装甲车辆生产速度了。

同样的方法已经被应用在了4号坦克上,因为模块化的设计标准,前线已经服役的4号坦克初期型,在东线经过简单的改装,就加上了自己的车长机枪。

另一个伟大的成就,就是李乐提出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它带给德国武器研发部门的冲击,不亚于5号坦克的开发。

几个月前,固执的德国武器设计师们,还认为一款武器的优秀与否,全在设计上的精益求精。

可是,当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出现之后,德国的武器设计师们突然发现,原来处处凑合在一起的一款武器,竟然可以达到他们设计要求的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

而这样一种武器在生产的时候,因为都是成熟生产线,产量快的惊人

追猎者从7月开始设计,8初期就开始量产了比起效率来,它可以说是世界之最了。

从8月到9月之间,成熟技术成熟生产线,并且简化了生产工艺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竟然就服役了210辆

上帝保佑你没看错真的是210辆在不满一个月的时间里,这种其貌不扬,性能一般,被很多工程师看作是垃圾的坦克歼击车,竟然生产了超过200辆

在这款坦克歼击车诞生之前,德国的所有装甲车和坦克,都没有这样可怕的记录。

如果保持这个产量,德国在明年5月的时候,就能给前线补充超过2000辆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除了比历史上更消耗燃油之外,德国军队的实力无疑真的是被加强了,而且是不只一点点的加强

要知道,开战的时候,德国能够用于在东线作战的坦克,总数也只有3000多辆而已。

多了整整2000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差不多就是让德国的坦克装甲部队多了三分之二。

这些多出来的部队,可以用作针对对方的步兵,和数量庞大的t26等坦克。

至少可以让主力装甲部队从繁杂的防御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多的以进攻者的姿态出现在苏联人面前。

“我的元首您的很多思路,都是非常棒的想法”克虏伯开口,继续安慰道:“这纠正了从前我们很多错误的想法。”

说到这里的时候,克虏伯想起了有关g42机枪的传闻。虽然元首在命名武器方面实在没有什么传统可言,但是这些不按年代原则命名的新式武器,确实都是好东西

新式的,已经被部队认可的stg44突击步枪,现在已经被下令全力生产了。

而正在开发中的g43半自动步枪,也被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证明,是部队需要的武器装备。

至于说大量采用冲压零件拼装起来的乞丐版g34机枪,也就是被命名为g42机枪的武器,事实证明那简直就是一个天才一般的点子。

连克虏伯都不得不承认,格鲁诺博士在元首的启发下大量采用冲压零件生产武器,是一个划时代的革新。

他的改进让生产机枪的流程变得比生产冲锋枪还要简单,这如果说不是一个划时代的革新,那还有什么能叫做革新

让人目不暇接的武器生产改进,经过了两个月时间的沉淀,已经开始积累出了变化。

感受最明显的,是德国军队基层士兵们。他们手里的武器虽然没有什么精良的变化,但是他们手里的武器数量,开始逐渐增多起来。

原来2个月的时间,一个新建的步兵连只能领到1支机枪的补充,可是现在,他们已经能领到两支甚至更多了。

同样的,原本对装甲战斗车辆,尤其是履带式战斗车辆,步兵师的指挥官们是想都不敢想要的装备。

可是随着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出现,这些精锐的步兵师拿到了他们的装备,至少可以从容的面对敌人的坦克部队了。

那种从前遇到敌人坦克,就要呼叫装甲部队,到处找独立装甲营的情况,现在多少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就是凭借这些细小的改进,德国工业产能在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为前线的军队提供了更多的武器,并且促成了反坦克战术的改革

把这事放在从前,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可是现在,这种事情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而且就在他们的面前发生了。

“这些武器的改进,都有您的功劳我的元首”克虏伯停顿了两秒,从自己的思绪中挣脱出来,对李乐夸赞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