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1 / 2)

帝国霸主 龙灵骑士 7928 字 2019-04-19

个人劳苦功高,在陆军内部也是很有威望,这种状态下当然要晋升起来,彰显公平公正。

除了他们两个之外,李乐当然还记得那些对元首比较忠诚的元帅阁下:凯特尔以及克卢格还有赖歇瑙。

这三个人是他非常希望晋升的将领,因为他们可以被当成是亲信,用来渗透国防军的重要力量。

所以看来看去,李乐最先决定干掉的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那一位:维茨勒本。

剩下的事情,错综复杂实在是让人太过纠结,李乐只好征求勃劳希契的意见,或者说变相的将得罪人的事儿,交给勃劳希契去做。

结果勃劳希契作为陆军的总司令,看了这些备选的人的名字之后,也陷入到了无比的纠结之中。

他发现很多很多人的名字都不好处理,如果硬要切掉的话,会得罪很多人,甚至包括眼前还一脸笑容的元首。

勃劳希契当然也知道赖歇瑙不能随便否决,因为那是一个狂热的元首信徒。

而博克还有他自己当然也是不能砍掉的,加上伦德施泰特,这就已经是4个人了。

陆军总司令虽然政治上非常短视和蠢笨,却绝对不是一个智商不足的傻子,他一看就知道克卢格还有凯特尔是用来给陆军掺沙子的。

所以他也就越发的不愿意砍掉平衡实力的勒布等人。这样一算,不给空军留一个位置,陆军元帅的数量也要直奔10人的上限大关了。

他苦笑着将自己手里的名字文件放了下来,然后看着李乐说道:“我的元首,如果您需要我给您建议的话,这里能削减的人并不多。”

作为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既不能也不敢插手空军司令戈林的领域,所以他认为空军那边的晋升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李乐也觉得这种事情,既然死掉的真正元首做起来没有出现太明显的后遗症。

除了曼斯泰因在二战结束后写备忘录的时候抱怨了几句之外,其他的人并没有说什么闲话。

所以在纠结了一番之后,决定还是按照原来的历史,把这些人都给晋升上去。

但是他依旧还是要砍一些人,所以看着勃劳希契说道:“维茨勒本在西线战争中的贡献一般,就不要晋升了吧”

勃劳希契犯不上为了一个维茨勒本和如日中天的元首开战,嘴角略微抽动了两下之后,点头同意了这个意见:“既然元首这样想,我原则上同意。”

就这样,经过一番严厉的压缩之后,1940年7月19日的名单被削减了一个名额倒霉的维茨勒本,这一次不得不带着大将的头衔活一辈子了。

而且,善于补刀的李乐可没有打算放过后来背叛了元首的这个倒霉蛋:“让他去预备役吧,我需要一个稳重的将军,到那里坐镇。”

勃劳希契想了想,开口劝说道:“即便是维茨勒本不值得晋升,可调他去预备役是不是有些”

李乐心中冷笑,这个维茨勒本在1937年就干过一次偷偷摸摸推翻元首的阴谋,只不过没有成事罢了。

现在要是还留着这样一个蠢货,那不是证明自己比死了的那个元首还蠢

正文23停不下来的4号

当李乐决定将维茨勒本这个家伙提出元帅阵营的时候,他就已经决定要把陆军老老实实捏在手中了。

法国战役让很多“年轻”的将领脱颖而出,包括第7装甲师的指挥官隆美尔在内的很多人都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德国有才华的将领实在太多了,古德里安还有隆美尔,包括提供挥镰行动计划的曼斯泰因。

李乐可不愁自己的帐下没有效力的将领,他担心的是陆军抵触外加上后方一群蛀虫坑人,形成当年元首遇到的局面。

所以他必须要拉拢一些人,并且打压一些人,尽量保持陆军在前线能够忠实的执行他的意图。

同时,他要改进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包括突击步枪在内的各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都要尽早的开发出来,用在前线争取更多的优势。

二战的时候,德国科学家们搞出了不少先进的科技,可是因为时间点和技术不成熟,这些科技大多数都只能称之为“黑科技”或者“末日科技”。

而李乐要搞的东西,可不是末日黑科技之类的东西,他必须要抓紧时间,将工业潜力挖掘出来,变成一个真正能够称之为科技的东西。

比如说,缓慢发展的德国坦克落后设计。虎式坦克这种工业灾难,李乐是不太喜欢的,可是如果要否定这种坦克的发展,李乐就必须提供一款更先进的坦克来。

更先进的坦克李乐当然是有的,他甚至可以给德国的设计师们美国1a1的外形和大概结构关键是,如何生产出来呢

当然,这么说可能有一些抬杠的嫌疑,但是拿出一些比较靠谱的新式装备来,李乐自己觉得还是有把握的。

在德国已经山河日下的42年,饱受摧残的后勤部门还有已经产能崩溃的工业体系,为了生产出更多的坦克来,提出了一个e计划。

这个e系列胡计划,是由1942年5月德国第6兵工厂总工程师海因里希克尼坎普正式提出的。

他希望可以在现有坦克和装甲车辆与未来坦克和装甲车辆寻找一个结合点,开发具有高通用性能的坦克零件一个未来坦克发展计划。

真实的历史上,德国在1943年4月此计划开始,并被命名为e计划。

二战后期,德国为了应付盟军和苏军的强大的坦克攻势,提出了e系列坦克计划,也就是通用坦克计划。

这些车的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其通用化的设计思想也相当富有前瞻性。可惜的是,朝闻夕死,一切都晚了。

这个计划的内容就是陆军重型装备的坦克和装甲车辆零件通用,产能可以互补。

但是李乐看重的可不是这个通用性。

他需要的是用e计划来约束越来越重型的德国坦克发展。李乐更喜欢中型坦克,拥有更好防弹外形和更强火力的坦克。

至于说那些经典的虎式坦克,还有豹式坦克,说实话李乐是不太喜欢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