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1 / 2)

植掌大唐 手撕鲈鱼 7914 字 2019-04-18

不久之后契丹诸部落也一同内附,变成了大唐的松漠都督府。

然后奚族同样不甘示弱,也来投奔了大唐,大唐在其地置饶乐都督府。

这一连串的喜讯,也算是让李承乾在武功方面大大的长了脸。

虽然更多的还是大唐这些年来威名赫赫,慢慢形成的影响,可以说是受了李世民的余荫,差不多白捡的便宜。

但毕竟是开疆拓土的大功劳,又很有一番外国来朝的架势,不论是大唐国内还是周边的国家中,李承乾的威望同样也是大大的提高了。

当然这段时间也不可能都是这种近乎不费一兵一卒就人地皆收的好事,天下的便宜也不可能都让大唐捡到吗。

不过不得不说,这段时间周边的局势,真的是对大唐极为有利的。

趁着西突厥的内讧,正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大唐又派出了原突厥王族成员阿史那社尔,带领着半数以上都是突厥内附的部族骑兵,还有大唐名震天下的陌刀兵,一起平定了龟兹。

为大唐的丝绸之路又增加了一重保证,同样也让大唐的势力更加深入到了西域,在这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大唐的安西都护府也同时迁移至了龟兹都城,同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安西四镇。

对大唐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西北边防,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至此,大唐的武功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但这并不是大唐的终点。

正文第四百五十章大战终起

大唐这边并没有因为摊子铺的大就顾此失彼,现在的大唐有充足的国力,也有足够的人力,去应对各条线上的局面。

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不论是东北还是西南,都一直在大唐的关注下,形势也都在大唐的预期之内。

由于有着大唐的亲切照顾,吐蕃也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迅速崛起。

有唐俭在那边操持着,嗯,主要是友好的帮助羊同和泥婆罗两个国家,顺便给吐蕃捅捅刀子,即便是号称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还有禄东赞这对君臣组合,也有点应接不暇的。

羊同本来就和吐蕃之间嫌隙挺深的,历史上即便是被吐蕃打败以后,也闹了好多年的别扭,造反的这叫一个风起云涌。

现在有了大唐的帮助,闹出的动静可就不只是那一点了,足够让吐蕃上下焦头烂额的了。

偏偏原本对他们帮助挺大的泥婆罗勇士,现在都更喜欢给大唐的商队干活,对吐蕃的招揽颇有点不屑一顾。

同样是干着脑袋别裤腰带上,跟人玩命的活计,同样是刀头舔血的日子,跟着大唐商队干拿的报酬高高的,还能接触到许多原本连看都没资格看一眼的好东西。

受到的待遇还不一样,起码让他们觉得自己像个人,而不是变成吐蕃贵族的奴隶,被当成狗一样的使唤,自然更乐意替大唐商队这边服务了。

就算是这些商队来往的太频繁了点,队伍中的青壮战斗力强了点,也不耽误他们愉快的接过这样油水丰厚的活计啊。

当然,他们不会知道,这是在林森的建议下,搞出的一种练兵方法。

大唐的兵士对于高原气候很难适应,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逐步改善这方面了,也为以后的战斗做好准备吗。

而对于这些商队成员口中那个富饶而又无比强大的中央帝国,这些泥婆罗勇士同样充满了向往。

尤其是听那些真正去过大唐,甚至去过传说中遍地黄金的长安城的族人们,说了他们的见闻以后,这些泥婆罗勇士真的是恨不能自己马上变成一个唐人啊。

很显然这些去过大唐的泥婆罗人,基本都是林森的手下,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得了林森的授意的。

因为有一帮子林森的忠心手下,正努力的在这片高原上建立自己的势力。

而他们打出的口号,除了更加平等,不会把手下人当奴隶以外,还有就是他们有打算在形成一定规模以后,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族,内附于强大的大唐,到时候他们就能过上和唐人一样让人羡慕无比的好日子了。

另外还有小道消息,说这些人其实是得了一些大唐的顶级贵族支持的,这从他们的武器和铠甲,都要比普通的高原部族武装来的好得多也能看得出来。

更有传说,这些人当中有那么一部分首领,可是身穿刀枪不入的宝甲,每次战斗他们都是冲杀的最为勇猛的,却很少受伤。

这些传说都给这帮人身上加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泥婆罗勇士,还有吐蕃当地的逃奴加入进去,如今在吐蕃的影响力已经不小了。

而吐蕃内部因为没了大唐这杆大旗,又没能迅速吞并羊同和泥婆罗补充自己的实力,反而在不断和这两国的拉锯战中消耗着实力,又有林森弄出来的那个反叛势力,在不断的给他们放血,曾经备受期待的松赞干布威望是越来越差。

要不是有禄东赞这等良相的辅佐,同时也是他背后的强大部族,一直坚定的站在松赞干布的身边,怕是想要勉力维持眼下的局面都没那么容易了。

其他的那些个贵族,尤其是原本就和松赞干布不太对付的那些老牌贵族们,又开始不断的质疑松赞干布的能力了。

听说刺杀甚至是起兵反叛,都经历过无数次了,颇有点左支右绌的意思。

而另一个心腹大患高句丽那边也不太平,高句丽荣留王打算处死暴力而凶残的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闻讯后,设下陷阱,邀请荣留王和他的大臣视察他的军队并设宴款待。

在宴席上渊盖苏文杀死了荣留王的大臣,继而弑杀荣留王,并立其侄子高宝藏为王。

渊盖苏文自封自己为“大莫离支”,控制高句丽军政大权进行摄政。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李承乾本来有心马上出兵攻打高句丽,这才是真正的宣示他的武功的地方啊。

将前朝损兵折将,甚至可以说拖垮了整个前隋的高句丽,纳入大唐的版图,一定能为他李承乾的履历上,添上异常光辉夺目的一笔。

不过考虑到这样会对山东等地造成比较大的负担,他就暂时熄灭了这份心思,打算等到这些地方恢复的差不多了再做打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