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0(1 / 2)

沈腾不悦道:“屠杀袁兵之事,固然事出有因,那将蒙古十万铁骑兵,付之一炬之事,你又如何反驳呢”

田丰正欲开口,邢部尚书狄仁杰便说道:“至于此事,李靖都督上书奏折说的分明,薛都督乃是担心蒙古兵马前来支援,让那十万蒙古铁骑兵逃脱,致使幽并二州将士一番心血白费。不得已才下此命令,以绝后患”

庞籍摆了摆手说道:“狄大人此言差矣,这皆是薛仁贵的猜测,猜测之意,岂能当真岂能因为猜测,便做出如此行径,坏我大汉兵马仁义之名”

“虽是猜测,但也有可能成真,薛都督防患于未然,并无不对。”狄仁杰正要反驳庞籍,便有一人开口。

众人视之,乃大理寺卿包拯。

包拯沉声说道:“更何况薛都督火烧蒙古骑兵,使得蒙古尽皆丧胆,想必蒙古日后,在无南侵大汉之意。虽使归附我大汉胡人百姓胆寒,但如今那些胡人百姓之中,宵小之辈犹存,如此也能够起到震慑作用啊

更何况杀俘,火烧敌军之事,回来便有之。便是我朝高祖皇帝,也曾过屠咸阳,武关,颖阳城以及鲁地。光武皇帝麾下大将,吴汉,耿弇等,更是数不胜数。屠城之事都有,如今薛都督不过在犹豫不决之际以火焚蒙古骑兵,你们又何必抓着这个不方呢”

沈腾,庞籍还要反驳,角落里一人笑道:“尔等何必争吵不休伤了和气我看不如将原委上书陛下,请陛下定夺吧”

众人视之,乃太学令谢安。

虽然谢安官位不高,却是天子刘辩宠妃谢道韫的叔叔,加之谢家青年俊杰,文乃各州要员,武则是各州核心将校。见谢安都这么说了,众臣自然不在争吵,听从谢安的意见,暂时将此事放心,让刘辩亲自定夺。

庞籍不悦道:“薛仁贵之事可暂且放下,但这霍安,贾复二人,却必须严惩。不过区区一小兵,便敢擅杀朝廷要员,这还得了若不严惩,何以张朝廷法度”

庞籍此言一出,又有许多人赞同,便是先前反对庞籍的狄仁杰,包拯,田丰等人,也站在了庞籍这一边。

薛仁贵乃一州都督,就算他们要弹劾,也得上书刘辩,刘辩同意才能生效。可霍安,贾复只不过是一小卒,这些朝廷大员,只要定下处罚,根本不需要刘辩过问,便可直接将其拿下,下狱问罪处斩,也是轻而易举。

见这一次在霍安贾复的问题上,许多人主张处罚,门下高官官拿出数份奏折,轻咳道:“尔等只顾兴师问罪,为何不看看这些奏折,有多少人替霍安贾复求情”

刘伯温一一细数:“上至并州都督李靖,幽州都督薛仁贵,雍州都督诸葛亮,凉州都督常遇春都为他们二人求情。下至四州各大将校,文武官吏,嗯还有并州林御驸马,李嗣业将军,凉州庞德将军,雍州姜维将军,这些大将更是以性命担保,请求朝廷宽恕其罪

我等若是定其罪过,而不思其功劳,缘由,岂不是让四周将校寒心么若是此次咱们定其罪过,下次敌人在来,边城守将,岂不是人人效仿那廉县校尉弃城投降,无人在敢死守边城,为国尽忠”

庞籍反驳道:“他们各州武将,又有多少认识霍安贾复,知晓其秉性只不过是军中义气,商量好了,沆瀣一气罢了。

虽然问罪霍安贾复,会使得边官不稳,但若是不问罪二人。只怕会有更多的人,将朝廷律法当做儿戏到时候只怕边关会更加混乱。”

第1088章捷报传来

一时间三省六部九卿长官,皆对霍安,贾复展开激烈的谈论。

以庞籍为首的官员认为,应该严惩霍安贾复,以正朝廷法度。

而以刘伯温为首的官吏认为,不应当追究霍安贾复的过错,以免边关将士寒心。

众人争吵不休,一时间议会大厅,仿佛集市一般热闹。

荀彧面露不愉,沉声喝道:“好了,诸位公卿乃是朝廷重臣,岂能因为区区两个无名小卒而失了和气既然此事诸位也以决断,我看也一并发往陛下之处,请陛下定夺吧”

众人见此,也就不在争吵,同意了荀彧的意见。

其实这些官员,倒也不是争权夺利,而是因为意见,思想不同而产生的分歧。

对于武将的赏罚已经商讨完毕,荀彧便请谢安主笔,汇总为一份奏折,派遣八百里加急,送往刘备批阅。

而此刻的刘辩,正在兖州新的治所济阴郡定陶。

两个月前,赵光义兵败逃亡豫州,抛弃兖州,刘辩从而得到兖州全境。

只不过兖州历经赵匡胤,赵光义两代经营,人心向赵,刘辩若是当时急于乘胜追击,兵发豫州攻打赵光义。则兖州后方势必不稳,所以刘辩只得先放弃用兵,先彻底掌控兖州,安抚人心。

这两个月,汉军兵马陆续收取了兖州全境。

而刘辩则跟随兵马,往来各郡安抚民心。

每到一郡,又召集各地人才,考核其能力,重新调用。

两个多月时间,这才彻底将兖州给安定下来。

却说投降刘辩的两个赵军降将,荆嗣与许褚二人,便一直跟着刘辩,见刘辩爱民如子,也绝了反叛之心,死心塌地为刘辩效命。

待稳定了兖州之后,刘辩这才回到兖州治所济阴定陶。

定陶对于地理位置来说,位于兖州中部,作为治所虽然不算最好,但也算上差。眼下南边未定,若是在改治所,刘辩恐兖州不稳,便并未迁移治所。

定陶城外,汉军连营数十里,旌旗遮天蔽日,蔚为壮观。

如今城外汉军营寨,联合了司隶州刘辩带来的五万兵马,冀州岳飞带来的八万兵马,共计十三万雄兵。

定陶县城门大开,百姓,贩夫走卒往来不觉,对于城外汉军营寨,城门汉军守军视若无睹,做着自己的事情。

刘辩与岳飞,李显忠等大将一身便装,策马出城,往城外营寨赶去。

行马间,刘辩笑道:“你们看这些百姓,与我军刚来的时候大不一样,刚来的时候他们都躲在家中不敢出来,可是现在,却对我军视若无睹,没有丝毫害怕,可见我们这几个月安抚民心,成效不小。”

岳飞随行在刘辩左侧后方,听了刘辩的话,笑道:“这皆因陛下亲自出巡,稳定民心的功劳。如今兖州民心已定,各路反叛势力皆平,我军拿下兖州各大府库,钱粮军械充足,可以继续进攻豫州,彻底灭了赵光义了”

“显忠,你怎么看”刘禅看着右边后方一将问道。

“臣附议”李显忠点了点头,只说出了三个字。

刘辩点了点头,对李显忠下令道:“那好,你速速回营,召集各营将校,前来中军大帐议事”

“诺”李显忠拱手领命,一催战马奔军营而去,返回营中召集各路大将议事。

刘辩则策马慢行。

“荆嗣,许褚,你们二人可愿意进攻豫州”刘辩看着后方骑兵当中两个威武不凡的男子说道。

许褚沉声道:“我如今与赵光义没有任何关系,愿随陛下前去进攻豫州。”

“末将也愿前往”荆嗣拱手说道。

刘辩满意道:“好,你二人的确忠心可嘉豫州赵军之中,多为你们二人当初旧部,你二人可书信前往,唤他们北归投降,以免多添死伤”

二人闻言大喜,当即领命:“诺”

随后,刘辩带着众将来到军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