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5(1 / 2)

着呼延将军夏将军追击杨再兴的功夫,前去布置埋伏。若是下下次杨再兴在来,必定要他好看。”

一众将校得令,连忙下去准备。

下午十分,杨再兴果然在来,由夏鲁奇,呼延赞二人率领骑兵拦截,杨再兴厮杀一阵,便扬长而去。

杨再兴一路北逃,夏鲁奇,呼延赞二人却是紧追不舍,足足追击了数十里,直到天黑十分这才罢休。

杨再兴东征西讨多年,虽然统兵能力不强,但也能够察觉出赵军的不同寻常。并且杨再兴离开之时,林仁肇的叮嘱言犹在耳,杨再兴望着望着南边呼延赞,夏鲁奇率兵离去的背影,心中沉吟道:“赵军此次追我追了数十里,拖延了足足半天时间,定有盘算,为安全起见,我得跟上去看看,以免中了埋伏,白白送了性命。”

杨再兴打定主意,便催动战马,悄悄跟上赵军。

行至高密以北二十里,此处乃是一个山谷,夏鲁奇,呼延赞等人停了下来,杨再兴在后方竖起耳朵倾听,隐约听见埋伏,陷马坑,弓箭,桩钉等话。

借着前方的火光,杨再兴沉吟道:“前方地形赵军,两侧皆是山岭,下方只有一条道路,我每次袭击都要经过此地。只怕赵军已经在路上挖掘了陷马坑,里面布下暗桩,两侧埋伏了弓箭手,我下次若来,势必经过此地,落入陷马坑中,被赵军弓箭射死。”

想到这里,杨再兴也不由得头皮发麻,吓出一身冷汗:“若我茫然不知,势必中埋伏不可,这种地形便是武艺在高,只怕也要死无葬身之地。幸亏跟上来看了,陛下时常叮嘱我要小心谨慎,果然没错。”

旋即杨再兴嘴角一勾,喃喃道:“你们便在北方设伏吧,爷爷我明天从南方进攻,定要你们吃个大亏。”

杨再兴说罢,一催战马离开此处,不过他并未向北找地方休息,而是绕路向南而去,直到半夜十分,杨再兴才在南方一个隐蔽处找了一个落脚点,就着清水吃了些干粮便抓紧时间休息。

到次日日上三竿,杨再兴美美睡了一觉这才醒了过来,打了套拳法活动筋骨,又将肚子填饱,这才翻身上马,向着北边的高密城杀去。

却说高密城北方赵军埋伏的地方,夏鲁奇,呼延赞二人一边负责一个高坡,等待杨再兴的到来。却左等杨再兴不到,右等杨再兴不到。

却说杨再兴一路冲至高密,沿途却没有兵马阻拦。赵光义率领着千余兵马在营寨前方督战,心中颇为兴奋,只觉得不久之后,便能收到杨再兴的死讯。

却不料南边又冲来一骑兵,直往着自己方向杀来,正是杨再兴

杨再兴心知赵光义身边兵马派出去不少人前往北边设伏,赵光义身边兵马不多。若是能直接拿下赵光义,一战可定。

“杨再兴他怎么从南边杀过来了那北边的埋伏不是前功尽弃”赵光义目瞪口呆。

“主公先返回营寨在说。”身边将校皆畏惧不已,连忙保护着赵光义返回营寨。

赵光义一边催马返回营寨,一边向着士兵传达命令:“快去通知夏鲁奇和呼延赞回来”

杨再兴一路杀至营寨前方,赵军士兵不过一千多步卒,哪里抵抗得住转眼间衮金枪挑开营寨前方栅栏,杨再兴杀入赵军营寨,势必要取得赵光义首级。

赵光义亲卫拼死抵抗,后方攻城的士兵,营寨内休息的士兵,也有不少赶来支援,杨再兴见擒拿不了赵光义,当机立断杀出营寨,以免被困在营寨之中。

随后又杀至城下,大肆破坏投石器,以及赵军的弓箭手。直到北边夏鲁奇,呼延赞等人得到消息率兵南下,杨再兴这才退去。

一战下来,杨再兴又是手刃数十百人,虽然杀得人不多,但因为破坏投石器,冲散弓箭手,间接导致攻城的赵军得不到掩护而死去的士兵却是不可计算的。

随后几天,杨再兴又是每天前来突袭,多的时候一天五六次,去而复返,少的时候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有时候半夜突袭。搞得赵军士兵狼狈不堪,许多士兵得不到休息,攻城也是毫无斗志。

由于赵军能分出来对付杨再兴的兵马不多,杨再兴每每离开都会再次尾随,以免赵军设伏击。因此赵军虽然多次布下埋伏,但杨再兴却能够提前躲避开来,导致赵军一无所获。

几天下来,赵军狼狈不堪。

“我军埋伏杨再兴根本不中计,他定是在我军离开的时候又尾随上来,当真可恨。”又一次将杨再兴驱赶离开,呼延赞夏鲁奇等人回来向赵光义抱怨。

“这样下去,高密如何能下,哼,这一次你们准备大量的干粮,杨再兴若是在来,尔等便一直追杀,势必不能在让他来高密。”赵光义气急败坏道。

夏鲁奇满脸苦涩道:“主公,这个我也想过,可是杨再兴战马乃是宝马良驹,我们根本追击不上啊,追了一阵他就跑没影了,他绕路到其他地方在来高密,我等也无可奈何啊。”

赵光义没有办法,只能给夏鲁奇,呼延赞二人下死命令:“哼,你们在军中挑选好马,纵马狂奔便是,你们若是将他跟丢了,导致他在来高密破坏我军攻城,我便将你们军法处置。”

“是”二人无奈,只能拱手领命,心道一定要在军中挑选最上乘的战马,不说追上杨再兴,也绝对不能将他跟丢了。

次日,杨再兴再次前来,夏鲁奇,呼延赞二人便率兵追击,杨再兴向南逃去,二人率兵紧追不舍。

“哼想要追上赤龙驹”杨再兴见后方骑兵跟着自己兜圈子追了数十里,心中不由得冷笑,加快战马的速度,很快便将赵军骑兵给甩开了。

由于连日来天气干燥,地上也找不到杨再兴战马的踪迹,二人无奈只能率兵离开。

却说戚继光与上杉谦信二人一路往南,作战赵军的粮道,经过几天的勘察,成功确定了赵军的粮道所在,寻找一处险峻的地形,准备伏击赵军运粮队伍。

清晨十分,赵军运送着粮草一路北上。

运粮队伍主将乃是李继隆,杨再兴突袭赵军的这些时日,李继隆是不在赵光义身边的。

由于赵军攻城一直占据上风,也不需要李继隆来指挥,徐州方向,赵匡胤没有人才来进行粮草方面的调度,因此便派遣李继隆前往徐州进行粮草的调度。

不过这些天赵光义被杨再兴突袭搞得不厌其烦,正巧粮草我所剩不多,赵光义这才想起了李继隆。心知李继隆足智多谋,善于用兵,赵光义便让李继隆亲自押运粮草北上,率领兵马对付杨再兴。

李继隆率领五千兵马押送粮草,一路往北而来,行至戚继光埋伏的山谷。

第936章找到组织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