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1(1 / 2)

是有心无力。

几相比较,占据荆州的刘表,便是一块肥肉了。

首先刘表能力最差,却占据这土地,经济最为发达的荆州。荆州虽有黄河天险,但面对同样有精悍水军的东吴,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刘表无能,却占据富裕的荆州,自然免不了受到其他诸侯的觊觎。

刘辩摇头一笑,这些消息,都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刘辩喃喃道:“孙策真是个白痴,以为偏安一隅,便能独善其身如今赵匡胤恐怕是最尴尬的吧。如今他占据徐州,兖州,豫州,在没有发展的地盘。荆州虽然富庶,但没有水军能够攻打。想来他想要抵抗朕的兵峰,也只有联合江南诸侯,但孙策却在这个时候攻打刘表,真是一步臭棋

可惜了,若是南方能够铁板一块,联合荆扬等数州之地,未尝不能与朕争锋。但这几人不能同心协力,只能是让朕加快一统天下的步伐。”

对于这两件大事,刘辩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女真一统东北大地,尚有刘备抵挡,刘备自然不可能是女真的对手。

对于刘备的策略,刘辩主张的是无为,不攻,也不帮。攻打刘备,面对女真的威胁,刘辩只会是失去幽州百姓的民心,而帮助刘备,刘备势力,定成尾大不掉之势。

只有让女真打疼了刘备,到时候刘辩乘势出兵,接管刘备的势力,而且于民心之上,并无大碍。到时候凭借幽州,以及冀州的恢复过来的实力,抵御女真自然不成问题。

而江南实力不进行连横,上下一心积蓄实力,厉兵秣马的面对刘辩将来的攻击。反而互相攻伐,更加是刘辩喜欢看到的局面。

“蒙古难得与大汉休战,朕眼下要好好休养生息,便从这改制开始”

刘辩取出宣纸,在纸上写下如今身在洛阳官吏的名字。

除一众老臣大多位于虚职之外,剩下的便是一群他的心腹大臣。

荀彧,荀攸,郭嘉,刘伯温,刘晔,华歆,糜竺,庞籍,田丰,以及即将调来洛阳的狄仁杰。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年各个地方政绩突出,以及各届科举之中选拔出来的人才。

与此同时,荀彧也派人送来奏折,这是他与刘伯温,狄仁杰在长安商议多日,对官员的任命。

刘辩与其对比,两相印证之下,刘辩心中也有了底子。

三日之后,朝堂议事。

朝堂两边,文武官员泾渭分明。

不过一个朝廷,自然是文官居多,而大将大多在外,居少。群臣早已经猜测到刘辩有大事要宣布,因此还请出了在家休养的蔡邕,卢植二人。

刘辩姗姗来迟,未曾落座,便听得两边官吏高呼:“臣等参见陛下”

刘辩稳稳的坐在龙椅之上,九龙勄之后,一双睿智的眼睛环视群臣,双手虚扶:“众爱卿平身”

群臣道谢之后,从地上伏起身来,跪坐于大殿两边。虽然刘辩创造出来了椅子,但朝堂议事这种严肃场合,却是要实行跪坐的。

刘辩看向蔡邕,卢植二人,笑道:“二公年事已高,如今更多有疾病,朕不是说以后二公不必上朝吗,若有大事,朕自然会派人通知。”

“陛下此次去往西域,使得西域诸国臣服,并入大汉,成立西州。一举解决西域数百年的祸患,更使得蒙古被迫与我大汉求和,在合约上更是占尽便宜,此二件大事,足以载入史册,堪比高祖光武,臣虽然身体抱恙,但怎能不来道贺”卢植抚须大笑道。

“臣等恭贺陛下开疆扩土,扬我国威”

众臣齐声高呼道。

在后世,自然觉得西域是认为西域是大汉国土,但在现在,刘辩将西域并入大汉,的的确确是完全掌控了西域,做了开疆扩土之事。

更有与蒙古的合约,占尽便宜,想汉初之时,大汉与匈奴和亲,直到休养生息数年,到汉武帝时期才扳回局面。如今刘辩面对强大的蒙古,让蒙古主动求和,更在合约上占据便宜,自然是要歌功颂德的。

刘辩点了点头,看向卢植,蔡邕二人道:“二位来的正好,朕正好有一件大事要宣布,本想过几天,但既然二位来了,便不必多跑一趟,朕趁热打铁,现在就说了吧。”

“还请陛下示下”蔡邕拱手道。

刘辩沉声道:“朕深感如今官员制度的复杂,更有朕成立的商部,农部,与许多官职重合。因此朕思索良久,决定废除三公九卿制度,改用一套新的制度”

蔡邕,卢植二人对视一眼,却都没有说话,这些年他们也见识过刘辩的神奇之处。事实证明刘辩都是对的,如今要改制,他们虽然吃惊,但也承受得了。

二人还未开口,却有一人,走了出来高声道:“陛下不可,三公九卿制乃是祖宗礼法,从前秦便沿用至今,至今已经数百年。此等制度,已经尽善尽美,岂能轻易改变”

“田丰”刘辩看着田丰冷声道:“如今时代日新月异,法制虽是祖宗传下,但却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许多地方官员的职务甚至重合,岂能说尽善尽美

更何况朕还没有说朕要用的制度为何,你怎么就知道不好”

“还请陛下明示”田丰自知唐突,拱手道。

“朕要用的制度乃是三省六部制度其中三省乃是”

花了半个时辰功夫,刘辩终于将三省六部制度的详细构架向群臣讲解一番。

刘辩看着群臣沉声问道:“如今,你们还有什么异议”

众臣子一听,皆放下心来,刘辩只是改变官职体系,并不是裁剪官吏,只有少数变动,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此众臣皆高声道:“臣等无异议”

“你呢”刘辩看着田丰询问道。

“微臣建议陛下不要轻易改动祖宗法制,若是要改,也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田丰拱手说道。

“诶,既然要整改,便应该一鼓作气,若是拖延,何时才能改完”刘辩摇了摇头拒绝道。

“陛下,若是操之过急,只怕造成太大变动,还请陛下三思啊”

刘辩自然知道有变动,但若是拖延日久,到时候许多官员不能得到自己期望的职位,定然会阳奉阴违,欺上瞒下,进行疏通。如此一来,贪污之风必然不可压制。

而刘辩对麾下官吏了如指掌,一鼓作气实行改制,直接进行任命,便不会给官员反应的时间,对于新职位的是好是坏,你也只能待着,干着。想要疏通运作,基本上不可能。

可是如此一来,突然的改制,便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断层,官员不能各司其职,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差错。

田丰说的没错,刘辩想的也没错。

但田丰却是个认死理的人,他不理解刘辩的用意,因此便只认同自己的观点。

“陛下,操之过急,朝廷只怕混乱不堪,陛下若是一意孤行,不采纳田丰的意见,臣便一头撞死在这大殿之上好了”田丰话音刚落,便一头往旁边青铜大柱上冲去。8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