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8(1 / 2)

一拥而上,救回阙特勤,阙特勤伏在马背上下令道:“赵云来此,安敬思定然已经投汉。有白马义从在此,我便无法拿安敬思百姓去威胁他,败局已定,你们让人拦住赵云史建塘,掩护我撤退”

“快,你们快拦住他”

“你们,跟我我掩护将军撤退”

一众将校连忙下令掩护阙特勤撤退。普通骑兵则挡住赵云,史建塘。

史建塘见阙特勤逃走,气的大怒:“贼人休走,给我爹爹偿命啊挡我者死,挡我者死”

蒙古骑兵死死的拦住史建塘,史建塘只得疯狂的挥舞着花刀,但却眼睁睁的看着阙特勤越走越远而无可奈何。

“兄台不必着急,眼下还是应该扫除蒙古骑兵,而且交河城中百姓也需要安抚一番。至于报仇,我大汉势必会扫平蒙古,总有雪恨的那一天”赵云一边挥舞着指挥着白马义从攻击蒙古骑兵,一边安慰着史建塘。

听赵云说的有理,史建塘心也渐渐沉了下来冷声道:“不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阙特勤,总有一天,我要亲手砍下你的首级祭奠我父亲”

阙特勤逃脱,但留下来阻拦白马义从的数千蒙古骑兵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在赵云,史建塘两员猛将的带头厮杀,五千白马义从的围杀之下,留守的四千蒙古骑兵,阵亡三千余人阙特勤只率领千余人逃脱。

等李存孝返回交河城之时,已经是深夜,战斗也已经结束。

城外一座土丘上,史敬思便埋葬于此,可怜五代十三太保之一,还未威震天下,便因为阙特勤的报复,死于一场乌龙。

一座孤坟矗立,一抷黄土掩埋。

周围车师国残留青壮打着火把,将坟墓周围照的亮如白昼。史建塘跪在墓碑之前,披麻戴孝,李存孝脸色阴沉的站在其后,赵云则站在一边,前来祭拜。

李存孝眼眶微红,沉声道:“没想到我刚出山,便听闻兄长死讯,如今史叔叔如今也离我而去。当初咱们意气风发,说等着我下山便振兴车师,如今却国破家亡

不过叔叔放心,我已经决定投汉,为大汉效力,大汉是真仁慈,定能善待我西域百姓。也只有大汉才能击败强大的蒙古,史叔叔你便安息吧”

史建塘也站了起来,沉声道:“爹爹放心,我一定保护少主,保护我车师百姓,杀蒙古胡狗,用他们的头颅来祭奠你”

李存孝摆了摆手道:“车师已经名存实亡,如今我决定投靠大汉,你不必再称我少主,你我兄弟相称”

“是,少不兄长”史建塘露出一抹笑容。

李存孝看向赵云笑道:“赵云将军,某家要投靠大汉,你欢不欢迎”

“乐意之至”赵云笑道。

第二日,赵云率兵离开交河城,返回西域,而李存孝则表示,待处理完西域的事务之后,便去伊吾汇合。

而此刻,刘辩已经返回洛阳,脑海之中也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系统检测到拖雷逃回大漠,宿主一方成功击败蒙古,夺得西域的统治权。

系统评价此次大战为三级大事件,现乱入三人,请宿主记好。

乱入第一人,隋唐第三条好汉,熊阔海,武力100,统帅72,智力49,政治43

乱入第二人,薛仁贵东征之中,高句丽猛将安殿宝,武力101,统帅83,智力49,政治63

乱入第三人,后晋高祖石敬塘,武力96,统帅94,智力83,政治89”

“石敬塘”刘辩脸色一沉道:“这厮不就是契丹儿皇帝,出卖燕云十六州的汉奸吗从唐末开始,直到明初,导致燕云之地数百年沦落异族之手呵,要是此人在朕的地盘,定要让他好看”

收好名单,刘辩继续处理公务。

冀州方面刚刚拿下,但好在有岳飞,王守仁一文一武治理冀州,长安方面有派出大将的储备人才,填补冀州官员的空缺。

但好在冀州底子还在,虽多世家,但也不乏如陈琳,辛评这样的清流配合。

如今摆在刘辩面前的有不少琐碎事,以及两件大事。

首先冀州一战,刘辩搅获了不少的神兵以及战马。

高昂的兵器,刘辩已经赐给了秦琼,秦琼如今是兵器战马齐备。除此之外,还有关玲留下来的赤兔马,已经青龙偃月刀,还有就是杨大眼的镔铁战马刀。

杨大眼虽然没死,但买诈降之时,却被没收了兵器,虽然逃脱,但兵器却在刘辩手里。如今刘辩手中,便有青龙偃月刀,镔铁斩马刀两件神兵利器,以及赤兔马这匹宝马。

这些东西刘辩要来没用,只有给予需要他的武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刘辩沉吟一番说道:“斩马刀,与陌刀大体相当,如今朕手下擅长用这种兵器的,便是李嗣业。可让他将斩马刀改制成陌刀,送给李嗣业使用。

至于赤兔马,青龙偃月刀如今朕手下有属性的猛将,便只有傅友德没有神兵,宝马,可将此神兵,宝马送给他,让他使用,如此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想到这里,刘辩当即命锻造部将斩马刀打造成陌刀送给李嗣业,又派人将赤兔马,青龙偃月刀送给傅友德。

解决了这些琐碎事,刘辩又想起了摆在面前的几件大事。

第一件,便是西域,如今西域虽然拿下,但还是各国林立,刘辩的兵马只相当于是驻军,保护西域各国的安全。但刘辩要的是彻底掌控西域,一举解决西域诸国的祸患。

如此一来,便要改诸国为郡县。

但一个国家岂会那么容易就答应打,废除国家并入大汉成为大汉的郡县呢

“这事情有些麻烦,朕还需要亲自去一趟西域,解决这件大事”刘辩摇了摇头,将这件事情暂且撇到一边。

第二件事,便是刘辩在并州时想到的,召集国内少年,统一培育,培养下一代人才。

刘辩沉吟一番,便书写公文,首先是召集各个武将的子弟,前来洛阳,考察其能力,进行培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