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7(1 / 2)

妙真,杨延嗣,典韦等人返回了洛阳。

去年六月初六,刘辩第一个儿子刘治出世,而当时,蔡琰与伏寿也先后怀孕,产期便在六七月份。不过这段时间洛阳还没有喜报传来,刘辩估计着是还未生产,正好南阳这边攻打袁术正值盛夏无法出兵,战事晚告一段落,并且要等待秋收重新筹集粮草,所以刘表便趁着这个空挡返回洛阳了。

刘辩返回洛阳之后,群臣在三公的带领下出城迎接,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刘辩便返回了皇宫。

刘辩返回皇宫,还未进入宫门,便远远望着宫女急忙奔跑而来,禀报道:“陛下您可算回来了,两日前伏寿娘娘为您诞下龙子,今日蔡娘娘也生产在即,太后娘娘让您回来后直接去蔡娘娘寝宫见她”

刘辩闻言大喜:“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不想伏寿已经生产了,母子可曾平安”

“几位神医不时前来照看,娘娘们身子都调养得很好,母子都是平安,大皇子如今一岁,都已经牙牙学语,会走路了呢”宫女回答道。

刘辩闻言更是高兴,大步向着蔡琰寝宫而去,赶到蔡琰寝宫之前,之间门口早已经围满了人,而宫内更是传来哇哇的啕哭之声。

“这就生了一回来就抱了两个儿子”

刘辩走到宫门前,尚来不及跟何太后行礼,宫内便冲出一肥胖妇人来,向着何太后行礼道:“恭喜太后娘娘,蔡妃又为天子诞下一名皇子,母子平安啊”。

a

第489章一年覆灭袁术任务

刘辩刚来到蔡琰寝宫之外,便见得其内出来一身材肥胖的妇人,向着何太后拱手施礼道:“恭喜太后贺喜太后,蔡娘娘为陛下诞下一皇子,母子平安啊”

刘辩见了那妇人心中一乐,这妇人不就是上次为唐婉接生的稳婆嘛刘辩心中高兴,不由得高声道:“赏,重重有赏”

在殿外的众人这才知道刘辩回来了,一个个向着刘辩行礼:“臣妾,奴婢见过陛下”

“今日大喜尔等不必多礼,平身吧”刘辩大步走上殿门口,第一个便向着何太后行礼:“儿臣见过母后”

何太后也知道刘辩此去宛城,乃是为了对付袁术称帝之事,她一个妇人虽然不明白天下局势,但得知袁术称帝,却有些惧怕,担心自己的好日子保不住,因此对于刘辩这次没有训斥,反而连忙拉起刘辩询问道:“皇儿平身,此行辛苦了,前方战事如何”

刘辩脑子一转便知道何太后的想法,连忙安慰道:“母后不必担心,袁术已事冢中枯骨,如今南阳已下,只得秋收粮草丰足便汇合诸侯剿灭此贼”

何太后听了才心下大定,笑道:“皇儿这段时间征战在外,却不知伏寿已经诞下一子,琰儿刚刚也生下一个,只等里面收拾完毕,皇儿就可以进去看看了”

刘辩点了点头,一旁的唐婉抱着刘治,刘辩看向唐婉,二人深情对视一切尽在不言刘辩从唐婉手里接过刘治,小家伙虽然只有一岁,却长得几位水灵,刘辩伸手接过,还极为认生,抗拒不已。刘辩抱着一阵哄逗之后,小家伙又咯咯直笑起来。

“来,叫父皇”一岁多的孩子,已经能牙牙学语,刘辩试着让刘治喊父皇,不想小家伙果真咿咿呀呀得喊着:“父晃。”

虽然吐字不清,但让刘辩心里乐开了花,抱着自己的儿子哈哈大笑。殿门口一阵欢声笑语,不过伏寿生产不过两天,并未前来,而他的儿子也没有抱过来。不过多时,蔡琰寝宫收拾完毕,刘辩与何太后唐婉等进了寝宫之中。

刘辩又与蔡琰一阵寒暄,看向了蔡琰怀中的孩子,也是一个大胖小子,刘辩抱过孩子一阵逗弄,询问道:“母后可曾给孩子起过名字”

何太后摇头道:“没有呢,连伏寿生的孩子也没有取名字,就等着皇儿回来取”

刘辩思忖片刻后道:“如今正值盛夏,夏日炎炎,朕两个皇子都是此时所生,那伏寿所生之子为兄,便叫刘夏,琰儿所生之子为弟,便叫刘炎”

“蔡琰,伏寿为皇室开枝散叶有功,封蔡琰为贵人,伏寿为美人封刘治为汉王,刘夏为江夏王,刘炎为南阳王”

东汉后宫制度,后宫分为五个等级,后宫,贵人,美人,宫女,采女刘辩后宫人数不多,也是遵从祖制,并未改变。皇后一直是唐婉,并未改变。而蔡琰作为三公蔡邕之女,在加上如今为皇室开枝散叶,所以刘辩升其为贵人,其子刘炎封为南阳王。而伏寿因为身份,注定得不到很好的地位,伏寿是罪人伏完之女,所以刘辩之升其也美人,不过为了表示心中的一视同仁,刘辩也封了其子刘夏为江夏王。

蔡琰得了封赏当下向刘辩行礼道谢,二人寒暄一番刘辩又去了伏寿寝宫去看望伏寿母子。当晚刘辩是在唐婉宫中休息,夫妻二人一夜风流,刘辩享尽齐人之福。到了第二天,刘辩便请文武大臣上朝议事,处理公务。

刘辩先是向文武讲了一番南阳之战的经过,群臣对袁术称帝之事,一个个气愤不已,口伐笔诛不绝。待激愤之情散去之后,刘辩才道:“如今正是酷暑,所以朕先返回洛阳处理堆积的政务。待秋收之时,朕还要前往南阳督战,文若,如今洛阳尚有多少屯粮”

“为了南阳之战,已经消耗不少粮草,不过洛阳还有些余粮,能够作为秋季征讨袁术所用”荀彧拱手回答道。

“那今年收成如何”刘辩询问道。

“今年收成还算不错,各处并未出战太大灾害”

刘辩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那边从各处抽掉粮草,处这段时间所需,都供应上来,作为攻打袁术之用,待秋收之后再补充各处”刘辩决定道。

荀彧道:“陛下,今年只怕并州难以供应粮草了”

刘辩疑惑道:“怎么并州虽然不算富裕,但屯田却是最早,粮草一直富足,今年难道出战天灾不成”

“并州还算风调雨顺,只是据探报得知,北方蒙古已经系统周边部落,并且打败东部鲜卑铁蹄欲指向我并州,所以并州却应该早做准备,粮草囤积起来,作为抵御异族之用”荀彧解释道。

“蒙古一统度居然如此之快,短短数年便席卷草原那冉闵那边情况如何”

掌控锦衣卫的韦孝宽回答道:“冉闵如今已经扫平河套,任用郭卫,张举等人智力河套。如今治理得倒也不错,能够自给自足,只是河套百姓太少,地广人稀,这些年他们解救了无数汉人奴隶,但恐怕最多也只有数十万”

“冉闵以张举智力地方,用屯田的办法实行军屯,组建乞活军,精壮骑兵三万,青壮虽多,但这些人被异族虐待久矣,却不能成军,大多实行屯田,也可为步卒守城,但战斗力却大大不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