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1 / 2)

传信到我军中,说董卓准备迁都长安,并且会撤回李催的兵马。洛阳可能会有一场浩劫”李显忠向刘辩解释着。

随后李显忠顿了顿说:“末将不敢大意,连忙传讯仁肇和妙才,他们领上郡西河的兵马,一共汇合三万兵马。某家便派人过黄河查看,果然李催的兵马不知所踪但臣担心这是李儒的阴谋,于是将兵马隐藏在北邙山附近,准备见机行事”

刘辩点了点头,对李显忠的行事谨慎感到满意,道:“然后呢”

“这随后的事,就让汉臣来说吧”李显忠看了一眼狄青道。

刘辩看向狄青,示意狄青解惑。

狄青拱手道:“两日前,董卓突然迁都长安,带着五万兵马和文武官员以及吕布前往长安,随后李儒召集李催郭汜,以及末将等人。命令李催劫掠洛阳世家富户,郭汜迁徙洛阳百姓命令末将挖掘皇陵,只待百姓迁走,则火烧洛阳”

狄青说完,刘辩脸色铁青:“这李儒还真是狠毒,什么事都敢干”

“末将惭愧,但却不敢行如此混账之事,于是末将带着一万兵马,来到邙山脚下,歼灭了三千西凉羌胡兵,留下的都是愿意追随陛下的忠良随后李显忠将军听到这边的动静,便出来查看”狄青诉说着当日的情况。

“随后末将回合汉臣的兵马,听了洛阳的情况,决定让妙才率领三千骑兵先行,援救百姓,我们几个领步兵在后接应。”

“洛阳城虽然有四万多西凉兵马,但却相对分散,妙才领三千骑兵,厮杀半天,便将洛阳安定,而林教头,便是妙才遇到的,此次妙才三千骑兵定洛阳,也多亏了林教头相助。末将随后领步兵,斩杀残留西凉兵,收敛城中尸体,安定百姓,一天之后,陛下你们就到了”李显忠适时接过话茬道。

“干得漂亮此次平定洛阳,你们功不可没啊”刘辩扶掌大赞道。

“多谢陛下夸赞”李显忠几人满脸欣喜。洛阳乃天下第一城,几人以几万兵马拿下洛阳,确实值得自豪。

“对了,那传信之人可留下姓名此次洛阳安定,多亏了他的传信,朕要好好谢谢他”刘辩向李显忠问道。

“没有留下姓名,甚至传信的人,只是黄河边上的哨公,他只留下一封书信就走了”李显忠摇摇头道。

刘辩眉头一皱道:“那书信何在”

李显忠从怀中掏出一封属性递给刘辩。

刘辩拆开书信,只见其上几个字:“董卓迁都在即,洛阳或有一场天大的浩劫,烦请将军早做准备,援救百姓”

这字一看就出自男子的笔迹,字迹磅礴大气,透着一股子自信。只是其上并无署名。

刘辩眉头一皱,将其递给其他大臣道:“你们可认识这笔迹”

韦孝宽等人接过书信,一个个摇头。

“这笔迹是王司徒咦不对不对,虽然有几分相似,可王司徒的笔迹却没有如此大气,如此张扬自信”殿下一人接过书信摇头道。

刘辩往殿下一看,却是校尉伍孚,乃是刘辩当初在洛阳,就追随刘辩的老臣。

“伍校尉你识得这笔迹”刘辩问向伍孚道。

“这笔迹有几分王允的模样,可王允的字深沉内敛,这字却张扬大气,不似王允那个年纪的人写出来的,倒像个年轻人的手笔,怪哉怪哉”伍孚解释道。

“王允”刘辩眉头一皱。

当初在洛阳,刘辩就派王越试过王允的口风,可惜后来王允纹丝不动,并没有随刘辩去并州。对于王允,刘辩并不怎么喜欢,历史上他使用连环计除了董卓,后来又杀了蔡邕,拒绝西凉兵投降,导致李催郭汜造反,使汉室再次大乱。并且王允乃是世家大族,刘辩对于世家,一向不感冒。

“算了,既然传信之人不愿署名,那就不猜了如今得了洛阳,便以经营关中为主”刘辩沉声道。

“对了陛下,那李儒当初并没有随董卓一起前往洛阳,末将觉得他很有可能还在洛阳城中。”狄青拱手道。

刘辩听此,眉头一挑道:“李儒那逆贼还在洛阳城中”

“末将只是猜测,并不能肯定”

刘辩吸了口气道:“若是李儒在洛阳,却是不得不防,孝宽你明日就不要出征了,留在洛阳给朕盯紧了。”

“是陛下”韦孝宽拱手道。

“恩,若是没有别的事就下去休息吧,明日一早,继续领军追击”刘辩淡淡道。

虽然继续追击,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可刘辩是皇帝,却不能对对付董卓的事情,表现的有一丝的消极。就算追不上,但表面功夫却也要做。

“臣等告退”一众文武纷纷退下。

“呼,洛阳总算是相安无事,河东和弘农的百姓,想来他们也是迁徙不到长安的,有这数百万百姓,凭借关中的险峻,朕一统天下的第一步总算是走出来了”刘辩吐了口气,满意一笑。

“只待来日各路诸侯退去,朕在一一扫平,大汉就能再次复兴了”

第138章见义勇为

第二日,刘辩早早起床,便率领骑兵继续追击。

刘辩爬上马背,只见周围乃是杨妙真,王越,林冲以及狄青,李显忠以及林仁肇则是留守洛阳。虽说刘辩麾下骑兵被曹操带去追击西凉兵,但却还有刘虞麾下数万骑兵。

刘虞带兵能力不强,但却对刘辩忠心耿耿,这骑兵,刘虞便交给刘辩统领。

刘辩环顾四周,眉头一皱道:“林御呢那小子一向好战,怎么不见他”

“陛下,我昨晚便不见他了,听士兵说,他跟着曹大人追击西凉兵去了”旁边王越苦笑道。

“还真是不让人省事”刘辩暗骂一声,催马向西,带着骑兵,继续追击西凉兵。

却说张辽高顺等率领兵马,连夜向西,欲逃进函谷关。

夜间行军,视线不明,更何况张辽麾下又不尽是骑兵,还有一半的步兵掺杂,行军度大大降低。

但曹操一行,却在洛阳耽误了一个时辰左右,同样是黑夜,又担心有伏兵,走的也不算快。

日渐天明之时,张辽一行才逐渐接近离函谷关不远的荥阳附近。荥阳城外,有许多的山坳,张辽行军至此,但见山坳中冲出一将来。

那将大约四十岁左右,鄂下三缕胡须,不像西凉武将的威猛,却有一股江南子弟的儒雅。

“来者可是李催郭汜”那西凉将军对着张辽喊道。

“某家乃是温侯麾下张辽张文远,你是何人”张辽对着西凉将军问道。

“某家乃是徐荣”徐荣见是张辽,策马而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