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 / 2)

显是不将陛下放下眼力”

“呵呵,显忠不要动怒,既然他不尊我,我就给他来个下马威”刘辩淡笑道。

李显忠好奇道:“哦”

大殿中群臣跪坐,不发一言。偶尔发出几声刘辩与李显忠的谈论之声。引得一些大臣摇头叹息,想不到这皇帝在朝会之时还是没点威仪。

“陛下,臣有本奏”一个大臣出列道。

“侯着”刘辩喝道

“陛下”大臣欲言又止。

“朕叫你侯着”刘辩怒目而视。

平时的刘辩,举止浮夸,毫无皇帝威仪。而今天,面对刘辩这稚嫩的呵斥声,这大臣却惶恐不已。好似面对的是真龙一般,这大臣直面刘辩,有着一种窒息般的感觉,大气也不敢喘了

“是,微臣遵旨”这个大臣连忙回到位置上,吓得一动都不敢动了。

高台之上跪坐的刘辩,手里摩挲着九龙玉佩,心中暗喜道:“这玉佩还真是好用”

九龙玉佩,临时增加君主威势100点,时间半天。使用次数23。

刘辩目光扫视着大臣,每个大臣目光接触到刘辩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不敢直视。

大殿里静的可怕。

“朕听说,最近这洛阳城里有些人不安分,甚至把主意打到这里来了”刘辩拍了拍身下的龙案,森然道。

“臣等不敢”一众大臣惶恐道。

“你们不敢,可有的人敢”

刘辩之前就查看过这些大臣的忠心点,他别有用心的多看了几眼忠心点极低的大臣。这些大臣心中本来就有鬼,一时间吓得瑟瑟发抖。

“哈哈,什么事这么热闹,俺也来凑凑热闹。”

突如其来的笑声打破了大殿的宁静。

董卓拖着肥胖的身子,缓缓走进大殿,一时间感觉大殿的气愤有些诡异。

“诸位大臣怎么都跪着啊快快起来,快快起来”虽然觉得气氛有些诡异,但董卓也没想到是刘辩造成的。看着大殿的诡异,董卓便笑呵呵道。

并且视皇帝刘辩无物,仿佛刘辩已经成了他砧板上的肉,任他宰割了。

“殿下何人胆敢如此无礼朕可曾宣你进来你把朕的议事大殿当成你家的了还不给朕退下”刘辩陡然喝道。

突如其来的怒喝声吓了董卓一跳,他实在想不到,这洛阳城还有人敢多他这样说话。

董卓扭头向着声音的来源看去,“怎么你,怎么”董卓又惊又怒道。

刘辩眉头一拧道:“朕怎么了董卓你可真让朕失望啊”

满朝文武被刘辩突如其来的变化唬得一愣一愣的。不由得惊愕得看着刘辩,有些大臣不由得喜笑颜开,陛下变了,再不似以前一般软弱,看来大汉中兴有望了。但有的大臣却眉头紧锁,这刘辩脱离他们的掌控了

而刘辩却是不知道这些大臣们的想法,继续将自己想好的台词说了出来。难得借助九龙玉佩装波逼,这个好机会可不能错过

第六章你让朕很失望啊

“董爱卿啊,你真是让朕失望啊”刘辩语出惊人。

“恩”董卓一愣,有些不知所措,这是什么情况根据观察这皇帝胆子小就不说了,怎么还敢这么跟我说话

难道说这小皇帝知道自己要废他帝位,打算玉石俱焚,还是他以前都是藏拙,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想到这里董卓脚底发凉,下意识向着大殿四周看去,生怕隐藏着刀斧手,只等暗号一响,就跳出来将自己剁成肉泥

刘辩却不知道因为一句话,就让董卓想那么多。难得有机会,他还要好好装会逼。

“以我九十的智力,还不把你耍的团团转”刘辩心道。

董卓一入大殿,刘辩就查看了董卓的属性,董卓,武力86,统帅72,智力53,政治49。除了武力统帅稍微强点之外,智力和政治也就一般人水准。

以刘辩90的智力,刘辩有信心能忽悠住董卓

“董爱卿,你身为封疆大吏,堂堂一州刺史,怎可行为如此浮夸朝会大殿之上,怎可无比放肆”刘辩陡然大喝道。

董卓神色一冷,就要发作。

刘辩察言观色,注意到董卓的神态,不等他开口,继续说道:“朕知道西凉乃苦寒之地,羌胡杂居,大多不堪教化。父皇倚重于你,委你镇守边关。可是不想你也沾染了一身胡人的毛病。”

“董爱卿乃是世家大族出身,更与我皇奶奶几百年前乃是一家人。切勿不可学胡人不知礼仪”刘辩沉声道。

董卓闻言不禁喜形于色,刚才的担心也放下。他最大的致命点就是出身,虽然手握重权,但是在世家子弟眼中却是莽夫的代表,就和何进一样,虽然当上了大将军,却是屠夫出身,一直为世家所诟病。

但是刘辩却称赞董卓是世家出身,甚至将他与董太后说成是一家人。当今皇帝承认董卓的出身,董卓如何能不喜

甚至,董卓废帝,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身份,身份不够,如何能执掌大权甚至是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想不到这小皇帝还算懂事,若是让他继续当皇帝但也未尝不可”董卓心中暗道。

“父皇在世之时,还时常叮嘱我说,董爱卿乃是难得的忠臣,骁勇善战,让我多加倚重。事实证明,阉党之乱,也多亏了董卿救驾才能免祸。可是现在这样子如何让我重用于你啊”刘辩摇头晃脑,一脸痛心疾首的样子。

“先帝真这么说的”董卓一脸兴奋道。

“这还有假只是你这样子,唉”刘辩一脸失望的样子。

“微臣知错,还请陛下恕罪啊,臣久在西凉,难免学了胡人的习性,冒犯陛下还请陛下宽恕”董卓拜服道。

“哈哈,如此董卿才是我倚重的重臣在政务上有诸位公卿,京城守卫又有将军,如此,我可高枕无忧诶”刘辩欣慰道。

刘辩此言一出,大殿内,一大臣立马谏言,正是尚书丁管“陛下,不了啊,董刺史他”

“好了,朕意已决,休得再言”刘辩大手一挥道。

“陛下”丁管还待要说。

“朕今天累了,有事日后再说吧今日朝会到此结束,退朝吧”刘辩看这丁管还要继续谏言,立马制止道。

朝会时间不长,可刘辩却在群臣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那仿佛能看透内心的眼神,让一众大臣不寒而栗。

难道说我们的皇帝陛下以前是在藏拙许多大臣这样想到。

一条偏僻的街道上,尚书丁管走在大街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