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1(1 / 2)

唐朝好舅子 晨风天堂 8660 字 2019-04-17

账也总出来,小账还须数日。”

长沙公主也转过头来:“柴驸马那边的账册也到了。”萧灵儿也补充了一句:“岭南越国公的账目,还有二姐总舶司长安采购的账目也送到了。”

独孤兰若缓缓的呼出一口气:“那么就差翼郡王那边的账目了。”

独孤兰若说完拿起了茶杯品了一口茶,她要的账目就是针对倭岛、半岛的全部出货货值,既然各家想要替自家工坊讨一个份额,若没有一个估算的货值的话,空口应承一定会乱。

若说公主。

历朝历代的公主,元蒙与辫子朝不算在内,那是异族入侵。

其余的朝代,明的公主就象是在养金丝雀、宋的公主就是和亲的工具,唯有汉唐的公主是真正拥有权势的。

汉的公主有和亲,但也有不少参与朝政的。

公主有官职就是大唐,平阳昭公主开创了公主这身份的奇迹,并且是史上第一个拥有谥号的公主。

“喝茶。”长沙公主示意众女品茶:“这是秋天来自泉州的茶,很特别的制茶之法。”

园内那些国夫人急的团团转,内院独孤兰若稳座如山。

国夫人们敢问萧家要航道,却不敢问独孤兰若讨要,只能忍耐。

又过了两天,一条船从沿江而下,来自长安的船。总舶司首席会计师柳如雨到了,她不能不来,总舶司仅在江南的物资采购量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大唐的国库总收入,她若不来大唐皇帝李世民都不安心。

柳如雨离开长安之前,李世民亲自设宴送行,席间有四妃作陪,还有户部尚书两位侍郎,工部尚书等数位官员出席。

宴后,听到一些机密消息的韦贵妃心动的不得了,特别命家人带上十箱金币,安排了自己两个弟媳陪柳如雨一并南下。

柳如雨的到来让无数的贵妇们疯狂,她们几乎就要尖叫。

柳如雨是大唐的女财神,这一点是大唐贵妇圈所公认的,柳木毕竟是一个男子,贵妇们不方便去包围柳木,却可以去包围柳如雨。

独孤兰若亲自到码头上去迎柳如雨。

两女见面后,柳如雨先开口:“公主,我路上来的时候就想过,派人给大郎送一封信,无论他用什么手段或是办法,新津城那里要建一座唐坊。”

“好说。”

独孤兰若答应下来,两人没离开码头就分别各写了一封信,然后命船只北上去找柳木。

有独孤兰若与柳如雨的联名信,相信柳木肯定知道她们非常需要这个唐坊,那么柳木就会想办法拿到唐坊用地。

至于柳木如何去和高句丽谈判,柳如雨从来都没有想过,在她看来自己这位双胞胎的弟弟在压榨高句丽的事情上是天才级的,唯独不明白就是为什么柳木没有在新津港占一块唐坊用地。

回去的路上柳如雨对独孤兰若说道:“我从长安离开之前圣人设宴送行,宴会上户部崔尚书告诉我户部的一份统计数据,关于民生与物资的。”

“关于民生与物资的”独孤兰若没想到这是在统计什么。

第0877节柳如雨赴扬州

柳如雨说道:“拿衣料来说,纸衣已经完全退出市场,咱们大唐的百姓只要是有手有脚愿意作事的,不会穷到靠纸衣来过冬。有些偏远在深山的村子,各县府都将全村接了出来,让山林回归自然,虽然不明白这么作的用意,不过却是大郎提出,圣意支持。”

独孤兰若也没多想,倒认为把人从穷山沟接过来后过上好日子,这是善举。

柳如雨继续说道:“衣料之中,还有粗麻布已经是供大于求。眼下麻布的供给需要的是精细白麻布与工装厚麻布。依总舶司从千岛道得到的麻料计算,可以用作精细白麻布与工装厚麻布的仅占总麻料的一成。”

独孤兰若反问:“还有麻绳与帆用麻。”

“有一些相对细,作麻绳与帆用麻都不合适的,可以织衣。眼下连长安周边的农户都愿意买棉制内衣,细麻外衣。”

独孤兰若点了点头:“我懂了,为了增加细麻料的数量,必须要增加千岛道的麻料产量,而多余的粗麻料也要有用途。”

“公主说的是,所以户部的意见是,强推高句丽粗麻布衣的市场,这一点我相信大郎有许多办法可以做得到。”

“说到麻,我听过一件闲事。”

“公主说来听听。”

“之前在岭南的时候我见过一种古怪的软甲,后听当地上讲,那是古南蛮传下来的一种束麻甲,多层束麻甲防箭非常出色的,但不防火,防劈砍的能力也很普通,若是遇上大姐夫那样的武将,连人带甲都会砍开。”

听独孤兰若讲完柳如雨笑了:“尉迟将军连华原工坊的山文甲都砍开了,这样级别的武将又使用顶级好刀的毕竟是少数。刚才说衣料,三等毛线、粗毛昵在长安的销路极差,北方各州府还有销路。”

“你的意思是,不能等到完全滞销就要早一步解决销路”

“是这个意思。还有就是棉布的需求量倍增,细羊毛制品的需求量倍增,香料、盐等需求量倍增,就是木桶这一项,长安眼下都不够用。这还没说吃的,百姓富了也买想买一点肉吃,腌鱼干都变成紧缺物资之一。”

独孤兰若就算人在长安也不会知道这些,她属于吃穿用度都完全不需要操心的那类人。

柳如雨也没有举太多例子,长安眼下可以说除了金银之外,就没有不缺的。

若不是有些生活必须品实施的是供给配额制,就米这一项就足以引长安出现不小的混乱。

有钱吃白米,谁会吃高粱。

说到统计配额,柳如雨带来的团队才是精英,她的人接手之后仅两天就拿出了详细的报告书。

韦家带了十箱金币想参与,这个面子独孤兰若要给。

不过独孤兰若却私下又给了杨妃十箱金币的投资,这金币独孤兰若垫付了。

休息了两天后,柳如雨在萧家的庄园里摆了一张长条桌,铺上锦,放上小架,而后一字排开摆上了十份圣旨、二十多份尚书省的公文、十数份户部公文、十数份总舶司的公文、以及厚厚一叠子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亲笔书信。

柳如雨先拿起第一封信。

“圣上亲笔,这是家书也是圣旨。圣人要求皇长子承乾明年元月初一之前赴千岛之国,协助邹国公开一处未开之地,两年之期,蕉麻产量不得低于百万担、稻米产量不得低于两百万担、鱼类不得低于百万担。”

这份信允许被抄录。

来抄信的基本上都是与李承乾有关系的,娘舅家是苏家,府中还有长史、老师等等。

这些人在抄的时候,柳如雨又是一封信拿了起来

“皇子恪,圣人要求在明年元月初一之前赴伊予之二名岛,就岛上桑田

一份不比李承乾轻松的任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