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6(1 / 2)

唐朝好舅子 晨风天堂 8385 字 2019-04-17

户。你们一个个有没有点出息,想作一辈子佃户,还是几辈子佃户。”

听谢正训责,这些人非但没有难过,反而一个个都笑了起来。

曾经在家乡,有把自己家里的女儿送去给大户人家作丫环的,也有自己给大户人家在农闲时作仆役的,到这里,竟然立即就能有大户人家的待遇,看来是来对了。

谢正又说道:“有规矩,这个规矩要记牢了,犯错可是要重罚的。这规矩来头可大了,是长安城里大人物订下的规矩,等同于唐律。”

众佃户纷纷喊道:“您说,您说。一定守规矩。”

“你们一个村管一百户倭户,这倭户家里有女儿家,来这里的每一户每丁最低都有一个纳倭女为妾的资格,但规矩听好了。”

谢正的语气变的严厉起来:“第一,不能用强。用强者罪依咱大唐律,弄不死你也要打断你一条腿。第二,如果真的有什么想法的话,须家中主妇认可,并且有村里的备案,然后也要有一个不算大的仪式,毕竟这些也是清白人家的女儿。”

众佃户惊呆了。

谁听说过小民小户还能纳妾的。

谢正无奈的摇了摇头:“都听好了,到了各村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村长那里把规矩都听明白,记下了。而后各家选一人出来,同村长一起组成村会,有什么大事小事,和在咱们那里一样,村子里要商量着来。”

众人已经傻了,没一个回话的。

谢正也知道让这些人接受这么大的变化需要一个时间,只好吩咐着立即赶路,往分配的各村过去。

码头上的一幕都看到柳木眼中。

刘仁轨在旁边问道:“隼人那边也按这个规矩来吗”

“你的意见呢”

“我不太懂这个,长孙国舅告诉我隼人那边能依这个规矩更好,若不行也能够理解。毕竟在这里是苏我家给咱们的领民,算是奴隶换了主家。而隼人那边没这么讲过,只说借地借人,人是借来的。”

刘仁轨说完看着柳木等回答。

柳木摇了摇头:“这事,我找了一个府尹过来,长安那边给他升了一阶,从四品下。这里我倒是想分成三个府,另外两人还正在挑选。”

“这感情好,我就是一个武将。”刘仁轨倒是松了一口气。

“还有个事,关中今年大旱,差不多四十多个县令替朝廷背了黑锅,这事的定案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首先是作工还役的和尚们没把水道修好,而后是这些县令监管不利,他们全部被贬到了倭岛和交趾。”

“这冤的”刘仁轨只差没说,这肯定是柳木你搞的鬼。

“圣人亲自和他们谈过了,每个人都立誓要报效圣人,这里作的好了就是扩土之功。我给你说这些,就是这些人过来的时候,你多少照顾一下,至少让他们感觉受到了重视,再然后,礼部会派出一批教书匠过来,你也照顾一二。”

刘仁轨痛快的答应:“这是小事,没问题。”

“最后一件事,大约在一个月之后我三妹过来,就这事。”

刘仁轨脸上出现一丝喜色,毕竟新婚燕尔,他为大唐出征在外是他对大唐的忠诚,但谁能不想念家人。

“鹿儿岛我的别院可以借给你们几天,只要别误了正事就行。”

“恩。”刘仁轨用力的点点头后又说道:“那我先去忙,把准备好的各种物资先给各村派人送去。”

刘仁轨一脸笑意的离开,柳木却依然微皱着眉头看着码头。

房玄龄问过柳木,大唐的平民、佃户来到倭岛会有什么变化,柳木想不出,此时看着也看不出什么来。房玄龄提醒柳木,建几座道观,建几座寺庙,这个时候观与寺是有用的,各村还要建一个祠堂,平时可以当学堂用。

这样作的好处就是让大唐过去的人不会忘本,不会忘宗,不会忘祖。10

第0607节倭岛唐村上

而后就是房玄龄提到的一些细节,比如在倭人的小孩子一个学习识字的机会。再或者若是可能的话,让柳木送一些燕州的羊奶粉过去,小施恩惠可得人心。

柳木记下这些话了。

也不用特意交待谁,相信长安那边会有一份正式的文书送到总舶司,而后舶司会将公文转过来,然后将公文直接给长孙无忌,这样的效果会是最好的。

崔一叶这时来到柳木近前。

柳木侧头看了一眼之后,视线再往看向码头,同时开口问道:“这里感觉如何”

柳木问过之后崔一叶没有回答,反而问道:“听说你推荐我去北边为副使”

“有这事。”柳木心说崔一叶你莫不是和刘仁轨一样吧。

事实上,还真是这样。崔一叶没好气的说道:

“下次别推荐了,我崔氏也是名门还不需要这样去捡功劳,倒是这里挺不错。我有心去最近的两个村子看看,不知道您这个总舶司使是否有兴趣同去。”

崔一叶身为清河崔氏,比刘仁轨的自尊心还强烈数倍。他当然不甘心去混功劳,然后回来升官。

倭岛这边对外,是不会有府尹、县令等称呼的,都是以各级管事来称呼,实际上却行使的是相应各级唐制官员的职责。

崔一叶有心在这里为官,所以想亲自先去看一眼。

柳木没有急着回答,思考片刻之后说道:“好,同去。”

这最近的村子也有二十里远,柳木没有带护卫只是带了四位豪侠,有这四人在身旁除非是遇到军队对自己的伏击,在倭岛不可能有任何的危险。

半路上,崔一叶又对柳木说道:“我的资历够不够在这里作一任府尹”

“这事,我不想参与。但我帮你推荐,然后你去找长孙国舅,让他来具体安排。但有两句话说在前头,这里可不是长安,这里有这里特殊的规矩。”

“没问题。”崔一叶没二话就答应了下来。

原本是没有人愿意在倭岛作官的,可最近风向似乎是变了,参与东港投资的各豪门都打算派几个优秀的子弟前来历练一翻。

崔一叶想的是,如果柳木直接能给自己一个名额最好。如果柳木不给的话,他就只能占用一个崔氏派这里历练的名额。

二十里,有良好道路的情况下骑马最就是两刻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