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4(1 / 2)

唐朝好舅子 晨风天堂 8671 字 2019-04-17

恨到骨子里的那种恨。

“可笑。”李世民却是放声大笑:“一千三百年之后,必是一个无能的帝皇。小小倭岛,二哥挥手就可将其打入永不翻身的深渊,可笑,可笑,可笑”

柳木不再说话,他知道李世民说的完全没有错。

这可笑的是自己,大唐在这个时代敢傲视这个星球。

倭人不配被大唐称为敌人。

“那一朝,帝皇是谁”

柳木吓了一跳,李世民竟然问那一朝。

看到柳木的惊愕李世民倒是淡然:“二哥没想过大唐可以千年,万年。强汉也不过数百年,始皇想长生,汉武想长生。二哥或许有一天也想长生,但结果必然也是一死,大唐也一样。”

“二哥你了不起,你还真的就是死在想长生上,乱吃丹药。”

哈哈哈

李世民放声大笑,此时他还年轻,他相信自己老了之后也会糊涂,也会想长生。

“告诉二哥,那一朝的帝皇是谁”

“是谁不重要,他有一句话很气人,他说无论倭人杀了多少人,抢了多少东西走,只要还让他当皇帝就行。”

李世民笑的很大声,这样的帝皇在,如何可以御敌。

“有千年的王朝吗”

柳木摇了摇头,然后补充到:“只是挂个皇帝的名,皇权在臣子手上当傀儡的,倒是有。倭人将来就是一个。”

“那么大唐有可能到一千四百年后,依然盛世”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太难了。我连想都不知道应该往那个方向去想,事实上,我只是一个很普通小人物。真的。”

李世民起身拿来纸笔:“陪二哥喝酒,你给二哥讲一讲,一代代的王朝是怎么灭亡的。你既然知道未来一千多年的大事,那么先从大唐如何由盛转衰开始。”

“二哥你不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些”

李世民整理纸笔的手停下了:“等有一天,我们把这个秘密带到地下吧。对了,你先说几件未来三五年会发生的大事,二哥也验证一下。至于神仙弟子,二哥不怎么相信,你的情况二哥查的很细致了,是从你晕倒那天开始变的。”

“至于说二哥为什么信你。先是兰若没你就活不了,之后你对兰若确实好,而后你对二哥有兄弟之情。”

李世民没说功勋,也没有说助自己登基,用兄弟之情代替了这两件事。

“二哥,明年吐番”

李世民内心升起一种野心,他认为有可能达到不灭的王朝,至于柳木是怎么一回事,李世民不想问,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柳木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他信得过,一切都是为了他这个二哥好。

没有人知道李世民的书房之中李世民与柳木谈了些什么。

次日,正式的朝会。

李世民在进入太极殿之前脸上写满了愁容,而柳木则是顶着两个黑眼圈,一脸的疲惫。

进了太极殿,李世民接受了百官的施礼之后吩咐尚书省六部主官跟自己到偏殿来。

所有人施礼依次坐下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朕决定,依然要将倭岛灭族灭种。”

李世民说完后认为自己可以看到众臣子的惊讶,可谁想萧瑀去淡淡的说了一句:“圣人,不杀不代表不灭,随汉姓、说汉文、居汉屋、以迁居中原之地为荣。还有倭乎”

八位大唐最顶尖的重臣反应几乎是一致的。

这次反倒是柳木给惊到了。

柳木是打算从肉体上毁灭,可萧瑀却打算将灵魂上消亡。

李世民又说了一句:“依长孙无忌的手书,小木的一些评论,朕以为倭人正在神化他们的王。卿等以为如何”

“圣人,汉化倭奴才是贵族,臣以为在大唐拥有天下最强之名将,他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臣不解,区区倭岛有何值得我大唐在意之处,他们的海产还不如柳驸马占据的耽罗岛。”

萧瑀的疑惑也是所有臣子的疑惑。

李世民一指柳木:“昨夜朕倒是忘记问了,木,你给大唐一个理由。”

“萧公,杀尽倭岛贵族之时,长安城有多块砖石,我就给大唐国库同样数量的银砖。”

柳木在后世查证过无数的资料,也没有找到石见银山的总储量,不过有记载十六世纪时世界流通白银有三分之一是来自石见银山。

第0603节服其民、诛其王

十六世纪全世界的银子三分之一来自石见银山。就凭这一句话,柳木就相信那里就是一座超级大的银矿。

而且大明的一些记载当中,有称呼倭岛为银群岛的。

足证明,倭岛的银矿多的惊人。

“以物易物,不利于盛世。大唐眼下钱币不足,其原因还是铜太少。以帛、绢、布为本物,代替钱币对大唐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限制,而我大唐金银更少,若是制作一钱银币,那么为一百文的话,确实有利于我大唐。”

崔君肃作为户部尚书,他看到这一点不意外。

大唐眼下正式流通的钱最大的是五钱,也就是半两的铜币。而后是一钱的标准铜币,以及值五分、二分、一分的钢币。

或是有一两银的银币,事实上更好。

但这大额的钱币对于普通百姓没什么用处,只能用于大宗商品的结算。

“服其民,诛其王,这个顺序不能错,否则引起民变。”

杜如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柳木此时只是在听,并没有插半句嘴。比想中国历代王朝,大唐可以说对外作战数量与质量都是高最的,大唐对外作战有记载的正规战役一百五十次,相比大唐王朝的时间,可以说平均两年就有一次对外作战。

初期是保土之战,之后就是扩张之战。

“倭有四百万人口,这些人口对大唐有用。在我大唐的支持下,二十年内让倭岛的人口再增加二百万不是问题。从倭岛抽一百万丁也没有问题,西域可以牢牢的掌握在我大唐之手,那么古丝绸之路就可以打通。”

杜如晦又提出了对未来的规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