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6(1 / 2)

唐朝好舅子 晨风天堂 8507 字 2019-04-17

柳木没有回座位,深吸一口气后说道:“接下来就是一条毒计了,晚辈希望得到各位长辈的支持以及在方案上的完善。晚辈的计划上,让倭岛没有或者尽可能少的种粮食,他们所有的田地全部用来种经济作物。”

“桑林就是经济作物,这个收益大于种田。”

“他们吃什么”一直默默听着的房玄龄开口了。

“西港舶司负责供给所须的一切粮食,那里有不怎么好吃,却一年三熟的米。但真正的高产粮区还没有占到手,可能需要打仗,那么给点兵马吧。”

这一次,人手一份厚度达到一寸的计划书送到各人手上。

“这是绝户计,倭人不是还送了一个美人给你,而且还是顶尖大贵族的嫡女。竟然还有这样的计策,古怪,古怪。”杜如晦一边翻看那本计划书一本笑着说道。

柳木却很严肃:“倭人为什么要远征新罗,杜公如何理解”

“弹丸一岛,听裴府尹讲过,他们多山少田,风灾,雨灾不断,特别是大地震动却是年年都有,而且震动极为恐怖。有人还见过数十丈高的巨浪从海中而来,海边一切尽毁。新罗却是平稳的多,而且田地也不错。”

杜如晦作为大唐最顶尖的智囊,这样的问题难不到他。

柳木却是呵呵一笑:“大唐的土地更好,田地广阔,风调雨顺”

“诛心之语,但却是没有根据的话,这样猜测一个小邦有违德之嫌疑,让人不由的怀疑是否是一种借口。”杜如晦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消失了。

“杜公”柳木来到杜如晦面前抱拳一礼。

杜如晦微笑着同样抱拳回礼:“柳驸马。”

“您老说我是找借口,晚辈若有心想整治那个小邦何时找过借口”柳木反问着。

杜如晦摇了摇头:“之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柳驸马是良臣,但对外扩张之心却是如司马诏之心,扩张不是坏事,但也要有度。更何况渡海不同于沿着海边的运输,困难重重,更何况反事要讲个理字。”

第0546节暴怒

用心思考了杜如晦的话之后,柳木回过神来了。

杜如晦不是在反驳自己,而是在提醒自己,这件事情上需要给各世家一个理由。

那怕你就红果果说,咱们为了钱也要去整倭人,也这个理由也行。

但非要说倭人野心勃勃,这个过于牵强。

柳木退后两步,他确实早有准备正好借这个机会来说服所有人。

“有请裴公。”

裴世清,在对倭人这件事情上绝对是柳木的铁杆之一,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可以说将用倭人威胁论作到了极致。

裴世清上前:“早在晋武帝泰始五年。倭国王后,这个在倭人自己的历史上记载为,皇后。号足姬尊。”裴世清特别强调了皇后这个词,王后与皇后的区别在场的没有一个不懂,而且各位分的是很清的。

“倭人入侵半岛,当时新罗派出使节准备和谈。使节被倭人吊在门外用火成了焦尸,而后趁新罗不备攻克草罗城。掠走了大量的人口,其中有三国时远度半岛的汉人,以及曹魏派往新罗交好的一些士族子弟。”

裴世清讲到这里,原本纯粹只是听的崔君肃如被雷击一般整个人都一激冷。

裴世清没有继续再讲,而是将视线转向了崔君肃。

许多贵族也都将视线转了过去。

“我清河崔氏,在这场史称草罗城之战的历史上,死了家族子弟十数人,其中有两位是我崔氏嫡子,一位是先祖的琰的嫡孙。”

崔君肃所说的琰,就是三国时的名士崔琰,绝对是清河崔氏祖上的顶尖名士之一。

裴世清继续说道:“在几年后,倭人王族与百济王族通婚,借这个机会倭人又悄然出兵,偷袭新罗并且占据在弁韩七,这其中一国王老”

王君愕站了起来:“根据我太原王氏记载,祖上曾经派人往半岛管理一些祖上的产业,汉时半岛那里称为乐浪郡,所以有祖上一些产业。后当地人占据,毕竟离的太远,便与当地两个小国商议共管。”

“太原王氏祖上在半岛有死伤”有人问道。

哼王君愕冷哼一声:“何上是死伤,在我王氏祖谱所记载,那是奇耻大辱。”

具体什么样的辱,王君愕没讲,其他人也不好问。

王君愕一指裴世清:“世侄你继续讲吧。”

“好,那就再讲第三战,倭人控制了占据半岛的地区后,准备再往北攻。当时长安有两位名士,一位叫杜丰,一位叫韦伯逸。两人帮着新罗人设计了一个计谋,利用美人计以倭人当时的官员失德,而后趁倭人混乱之时,一举将倭人赶出半岛。”

裴世清讲完后,看着杜如晦。

杜如晦淡然一笑:“我杜家有记载,杜丰是先祖杜恕的玄次孙。先祖杜恕是魏左仆射。”

“第四次,百济不敌高句丽,愿臣属高句丽。但百济王不甘心,花了三年时间准备,秘密引倭人到半岛,倭人派出数十万大军,北攻高句丽,又趁新罗应盟约前往高句丽救援之时,趁机再攻新罗。”

“这一战,其中有一些小故事。百济有许多大族愿成为倭贵族,其中有一族名弓月氏,这是秦人,老秦人后裔。长安白氏、杜氏、太原王氏一共十六个氏族派出数千人前往半岛,结果被高句丽人出卖,刚到半岛就被倭人伏击,而高句丽也借此与倭人停战,合击新罗,几乎将新罗灭国。”

王君愕将手中的水杯重重的砸在地上,却一言不发,脸色阴沉。

“秦人,以苦寒之地励精图治,终平六国一统天下。汉武尚尊秦为上国,奉杜、白、蒙、王为上族。倭是什么东西,倭是汉倭奴。”韦挺的语气之中开始带有一丝杀机。

他韦氏当年在西汉的时候,还是受杜氏照顾,韦氏求学最初都是在杜氏的家学读书。

这件事情已经不是氏族的仇恨,裴世清将此事件上升为民族之辱。

强秦后裔竟然甘为倭奴家仆,这件事情让许多大士族根本就不能接受,所以当年才有了数千人远赴半岛打算阻止。

“第五、第六、第七

裴世清历数着倭人一次又一次的想攻入半岛,而第一次都会与中原各族有一些血债。

“前隋兴盛之时,高句丽与前隋对抗。而倭国的圣德太子却借机交好高句丽,同时在倭岛推行新政。并与高句丽合击新罗,甚至以兵源物资资助高句丽攻打前隋。而后隋兴兵三次,虽劳民伤财,但却将高句丽的野心打了回去。”

“也因为前隋三次劳民伤财之远征,让倭岛的新政出现了混乱,圣德太子之死,新政完全失败,倭陷入了天下饥荒,民变蜂拥之势。这才低下头颅来我大唐乞好。而之前,有一封国书。”

裴世清不需要讲这份国书,在场的无人不知。

那国书其余的话都无所谓,但有那么一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