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8(1 / 2)

唐朝好舅子 晨风天堂 8755 字 2019-04-17

在柳木与李靖北征大胜之外,这种改革的声音占了上风,所以萧瑀才打算给秦王府旧臣让路,选择了告老。

“要不这样,我就当您同意了。我明天一早就进宫面圣,探听一下圣人的想法,如果圣人那边没意见,萧老您怎么说”柳木换了一个提法。

萧瑀认同:“好,一切依柳驸马之言。”

“行,那晚辈告退。”

“等一下。”萧瑀拦下了柳木,柳木说道:“萧老还有事,晚辈洗耳恭听”

“老夫也有一个建议。”萧瑀示意柳木先坐,然后将桌的茶盘转了一个方向,伸手将茶壶内的旧茶倒掉后换上新茶。

端茶送客这个典故是在一千之后才有的,大唐这个时代原本是煮茶迎客。

而换掉旧茶加上新茶就代表主人有留客之意。

自柳木版的绿茶问世以来,大唐许多名士都有研究过这绿茶的新喝法以及新礼节,特别是长安这里,贵族之间经常相互交流从而慢慢的形成了贵族之间的茶礼,贵妇之间的茶礼,茶语等也在慢慢成型之中。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主人加新茶就是留客之意。

柳木重新坐下,安静的等着萧瑀洗茶壶、重新换茶。这个过程是不能说话,也不能打扰的,这就是新式茶礼的一种。

当新的一杯茶推到柳木面前之后,柳木谢茶浅尝之后开口:“萧公,您有话直说吧。”

“我有一个侄女”萧瑀开口的时候就盯着柳木的眼睛,他在看柳木的反应。

柳木表情平静,没有任何异样。

萧瑀停了片刻之后又换了一个话题:“老朽与谢家现任族长关系极好,谢家与你有旧。记得曾经你被刺杀,要求清除襄州江匪之时,谢家出钱出力出人。”

“我被行刺,那一次”柳木有点疑惑。

说完之后柳木感觉这样说有点失礼,赶紧改口:“谢家的事情我感激在心,什么江匪之类的不提了,倒是我听我家大姐讲过,谢家那位女儿似乎还待字闺中”

萧瑀听完柳木的话倒是吃惊不小,柳木这是被刺杀了多少次。

有人坏了贵族的规矩,贵族之间比的望,拼的是势,什么时候需要下作到去刺杀对方,那么

萧瑀懂了,这是李建成作的,不是大唐贵族安排的刺杀。

听柳木提到谢家那女儿,萧瑀笑了:“这件事情上,你作得不好,可以说有失德之嫌。”

“这个怕不算吧。”柳木语气之中多少有些尴尬。

要是换成后世的现代,柳木肯定就跳起来骂了,老子是把她怎么样了,这还失德。别说是拉手,就是连面都没见过。

但这是大唐,柳木只能坐在这里无力的呻吟一句。

“考虑一下。老朽的提议。”萧瑀事实上什么也没说,只提到了两家的女儿。

柳木坐在那里足足一刻钟,他不知道的是萧瑀是让他回去考虑,然后尽快给自己一个答案,这个时间可以是十天,也可以是一个月。

柳木却是认为现在就考虑。

所以柳木考虑了足足一刻钟后伸出两根手指:“我要两份嫁妆。”

“那么彩礼呢”萧瑀反问。

“我让出东港舶司五分份子。”

“才五分”萧瑀不是不满,而是非常的吃惊,不是因为少而是柳木的风评很高,从来都不小气。但才五分么东港总共有多大

柳木解释道:“您老应该见过西港舶司上报户部的备案。”

“恩。”萧瑀点点头。

“您一定没看最近的一份。”

“确实没看,老朽记得三个月前东港舶司在四处借债,早就是资不抵债,但因为前景极佳,反而借债的愿意追回投入,只要求提高利息。”萧瑀身为左仆射自然是能看到一些机密文件的。

第0530节狠辣的老儒生

柳木说道:“最近的一份是,西港舶司改制,原先的股份往下压,狠压。越国公冯盎追加了十五倍的投资后,眼下还不到一成份子,按新规矩他需要再补足五万贯之后,才真正拥有一成份子,这个可以今年年底分红的时候扣五万贯。”

萧瑀按柳木所说,心中快速的计算了一下:“那么西港舶司眼下的总份子有五百万贯”

“六百四十万贯。”柳木给了一个准确的数字。

萧瑀轻轻一拍桌子:“我萧家与谢家凑出一百万贯,给我们一成二的份子。这其中不足的部分以及运作此事,甚至是拿你的份子来卖给我们两家,这些都是你的事,算是你给的彩礼。”

“好,现在谈一谈嫁妆。”

“你要什么”萧瑀不相信柳木是钱,或者是珍宝。

柳木再次伸出两根手指:“我要两千户桑农,专业桑农。”

萧瑀心中开始计算,差不多一户桑农可以管理约三十亩至五十亩桑林。这要看地形与水土,那么两千户就差不多是八万亩桑田。

两亩桑一张蚕,一张蚕约是四万多只,那么可产七十至八十斤鲜茧。

萧瑀重新给铜壶加上水,慢吞吞的问道:“那么你打算在那里养殖,桑田选在何处。”

“我要这两千户给我管一百五十万亩桑林,我有一项超大的投资,如果成功的话获利千倍,您答应出任左仆射我就讲,不答应那就到此为止。”

“答应。”萧瑀没一丝犹豫。

“我和苏我家有一项秘密的协定,他们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我同意了”柳木刚说到这里,萧瑀用力一拍桌子:“你傻,他倭岛苏我家别说送来一个女儿,就是把全家所有的女人给你送来,也占了大便宜。”

“您老别急,听我讲完。”

“你傻,不过你讲吧。”萧瑀心里在骂,苏我家那画的和鬼一样的丫头也配。

柳木给自己倒了杯温水:“我是这样计划的。苏我家给我出三万户倭民,然后给我一百五十万亩半山田。这些倭民我来养活,然后这一百五十万亩每年给他们二百万石大米。然后那些倭民,我一共给他一百万石大米作为人头费。”

萧瑀起身去找了一个算盘过来,拍拍一算后点了点头:“相当合算,一亩的半山林田,就应该是坡地没错吧,我们可以实际得利至于十斤上等生丝,二十斤次等丝。”

“恩,恩。还有一项您老可能不知道,倭人一户比咱们大唐人多,倭人很能生。”

“这个不重要,多几千人少几千人都不是重要的事。”

“重要。”柳木摸出一张纸折起来递给了萧瑀,萧瑀接过一看竟然是女子的笔体,这是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