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7(1 / 2)

唐朝好舅子 晨风天堂 8647 字 2019-04-17

高俭对萧瑀说道:“萧老,商有两种。一为义商,这些人将南北不同的货物南北交易,补其不足,对我大唐是有利的。另一种是利商,只说那香料,岭南那边我可是知道,草果从山里采回来,没晒干的十几钱一筐。”

“是理。老夫也不怎么喜欢这些番商,只图利,不为义。”

高俭接口说道:“我也修书一封,咱们这位柳驸马实在是心太软,听闻岭南有人聚城自立,煽动刁民影响林中采收,若不是圣人亲至,越国公还依着柳驸马的意见准备怀柔。杀,杀他一个干净,杀出一个安稳。”

萧瑀大笑:“那就请高公修书一封,我也写一封。不过怀柔之事虽然我不知道细节,但却怪不得越国公。”

“确实不怪他,想来他也知道许多人弹劾他有不臣之心,所以他不敢轻动刀兵。当初若是翼国公跟着一起南下,怕是能省很多事。”

高俭说到这里两人都笑了。

事实上,谁说柳木不敢杀人了。

此时在岭南,就有十数人被活活吊死在防港。

第一批被吊死的是当地人。

第二批吊死的人当中还有汉人。

第三批吊死了五个波斯人,两个大食人。

一处树林中,柳木拿着皮鞭更狠抽着一个红胡子的波斯人,一边抽一边骂:“他喵的,没带会刑讯的人真是可惜。”

第0487节柳木的禁忌

冯盎坐在一旁看着,面前还摆有酒菜。

柳木抽累了,冯盎为柳木倒上一杯酒:“按老哥哥我的意见,将整个岭南所有的番商全部抓回来,这其中肯定就有主使者。”

“不能全抓,将来我还要靠他们引路,带我们的商队绕过麻六甲,然后往西几万里”柳木说到这里停下了,绕过几万里如果没有绕过非洲大陆的话,依然到了地中海,还是要经过波斯商人的地盘。

看柳木沉默,冯盎也不再追问,只是坐在一旁自斟自饮。

柳木不怎么喜欢这些波斯商人,在历史记载,安史之乱的时候广州城就有二十万来自波斯的各族商人,这些人趁乱抢空了广州城的府库。

波斯故事中的辛巴达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海盗。

想到这里柳木重重的把杯子砸在地上。

冯盎却是笑了:“想到什么了,看把你气的。说,谁让你不痛快,老哥哥帮你出气。”

“我给老哥哥你讲两个故事。”

“恩”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小孩子落水,然后被海水冲到了巨人国。他在巨人国内学到了知识,武艺,然后杀光了巨人抢走了巨人国的宝藏,成为英雄回到了家乡。”

柳木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大约一千多年后,倭岛教小孩子用的故事。

冯盎听完柳木详细讲述的这个故事之后,一言不发,手紧紧的握着酒杯。

“再说第二个故事,叫辛巴达。”

“两个好友,从小一起长大。一个年少轻狂目中无人,成为了海盗。另一个则既将继承王位,有一件对万民有帮助的宝物。辛巴达”

不在这里浪费字数,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原版,别看后来的电影电视改编美化后的

冯盎脸色阴沉的可怕,在他看来这两位被称为英雄都应该被千刀万刮。

“这两个故事,一个来自倭岛。是他们教育小孩子用的。巨人国老哥哥以为是那里。”

“哈哈哈”冯盎放声大笑。

别看冯盎在岭南,可区区倭岛冯盎还不放在眼里。

“另一个应该就是波斯商人的原型了。他们是海盗。我刚才是在想,除了我们之外,这天下我还真找不到一个教育与人为善的国度。”

冯盎吃惊的问道:“找不到吗”

“真心找不到。我刚才思考了我所了解的知识,可以说这天下似乎只有少数眼下还是野人的只是在守护自己的领地。其余有城邦的,还真的找不出。”

冯盎笑的更是大声:“那就好,咱们去教他们作人懂道理,懂得仁义理智信。”

“挺好。”

冯盎对身后的护卫吩咐道:“去,客气一点把广州城那边所有的番商都请过来。”冯盎把请字说的极重。而后继续说道:“让他们自己来收尸,也看一看,窥视我大唐机密的下场,继续审,幕后指使者与参与者全家为奴。”

“得令。”

柳木手指轻轻在桌上敲击着,外海贸易柳木不认为立即就可以办到,没有数年时间的准备,这外海贸易基本上是在送死。

波斯人想潜入工坊图什么,不就是好奇这些工坊的工艺。

想到这里,柳木又对冯盎说道:“那些附属工坊,让他们也小心点。”

“在理。”冯盎听完柳木的建议后,又吩咐手下将各合作工坊的大掌柜找来,让他们见识一下这些吊死在海边贼人的下场。

又看到柳木在发呆,冯盎转头问道:“还在想些什么”

“占婆人,听说他们的内乱停了。换了一个王族之后,依然是叫林邑国。”柳木问冯盎。

冯盎摇了摇头:“我不关心这些,我也不喜欢占婆人。在我奶奶当年,他们就北上入侵过我们的土地。在隋末,如果不是隋大将军刘方曾经攻破他们的都城,他们肯定还会北上。所以我不喜欢他们。”

“既然不喜欢,那就灭了他们。我原本还考虑着,听闻他们的内乱停止,和他们作点生意呢。”

冯盎反问:“那准备什么货物卖给他们”

“当然是瓷器,丝绸,布匹。”柳木知道这三样加上茶业绝对是古华夏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冯盎又问:“那么,咱们的船从北边能运来多少瓷器、丝绸”

“一年怎么说也有一百多船,加起来数万石的丝绸、瓷器。”柳木对这个数字有信心。

冯盎大笑:“等我岭南人丝绸够穿,每家都能用上瓷杯、瓷碗再说吧。”

柳木尴尬的笑了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