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1 / 2)

唐朝好舅子 晨风天堂 8743 字 2019-04-17

估计也有无数人愿意来建。”

“产量会有多少”李渊关心的不是税,钢是战略物资所以李渊关心的是产量。

“父皇,去年大唐有多少钢,邢州钢坊建成之后,加一倍没问题。”

这个产量让李渊动心了:“金牌是小事。”

钢铁的产量对于大唐来说非常的重要,先不说军械兵器之类,李渊身为大唐皇帝可是清楚的知道,大唐有些州府的农户家具用的还是石制,就是长安周边还有些地方用的是瓷刀,石刀。

李渊问柳木:“邢州有足够的钱币去建造一个产量百万石的钢坊”

“没有。”

“那钱币从何而来”

“五天,五天时间儿臣保证让钱、粮、役到位。”柳木信心满满的说着。

李渊点点头:“你去办,我看着。”

“儿臣告退。”

柳木从李渊书房出来后,看着东边的方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在柳木心中,李建成也不是无能之辈,大唐起兵之后李建成后勤方向作的极佳,而且大唐起兵所需要的钱粮多半都李建成从大世家那里或是借,或是讨要而来。

眼下李建成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助力,他有些乱了方寸。

出了太极宫,李世民正在宫门外等着。

“二哥”柳木一抱拳。

李世民点点头,叫人拉过一匹马给柳木,然后翻身上马与柳木并行,两人走了一段之后李世民说道:“无忌今天心急了些,我已经单独找他聊过。大势在手的时候,不应该有这等小花招,庆幸没人注意到”

“或是没有人揭穿。”柳木在旁说了一句。

李世民眉头微皱,柳木这话才是大实话,只是没有人揭穿。

李世民说道:“你二嫂一直不想让无忌身居高位,却不知是为何”

柳木心说这不是明摆着的原因,李世民是知道,只是自己不想承认罢了。所以柳木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说道:“二哥在宫外等我是何事”

“没什么事,只是来问问明天的中秋盛典不会有误吧。”

“不会,那怕父皇早上醒来说要办盛典,午时就能有盛典。办这事我那边已经有成熟的流程,训练有素的人员,只需要有命令就拉开人手干活就是了。”

听完柳木的回答李世民点点头,没再提盛典的事而是说道:“大势所趋,等就是了。”

“二哥英明。”

出安福门,李世民一直将柳木送到苏林门这才转回头。

从长安城北到泾阳的庄子还有三十多里远,寻常人步行也就是一个多时辰,放在现代三个小时差不多就能走到。

柳木骑术依然不怎么好,但这点路程纵马小跑也就是不到一时辰就。

到泾河码头的时候,高履行、崔一叶等人都在这里为明天的盛典作着安排,马周还在长安,他要负责处理整合那些情报。

“两个事。”柳木对高履行和崔一叶说道:“头一个事,在东西两市的告示上加一条,就说我柳木征招家丁,招万人一年时间筛选,要特别注明,给我柳木当家丁这一年的筛选时间,绝对让每个人受尽折磨,吃尽苦头。”

高履行只是示意身边的小厮记下,然后说道:“魏征在等你。”

“我在说招家丁的事。”

“知道了,不就是吃苦头嘛。有的是人愿意来吃苦头,莫说一万人,就是两万人也能在三天之内招足。”高履行满不在意的说了一句。

崔一叶也跟着说道:“长安城传闻,一个奴兵,现在实封左神策卫都尉,实实在在的正六品武官,难道不让人心热”

“什么”高履行插嘴反问:“你一定是搞错了,左神策卫是上军,上军的都尉是从五品上,不是正六品下。”

“好象也对。”崔一叶想想,既然在大唐皇帝神封的神策卫,那么应该是上军级别。

柳木吼了一声:“管我屁事,我才是从五品下的驸马都尉。”

“哟,这是妒忌了,哈哈哈。”高履行与崔一叶都笑了。

“说另一个事。”

“好,你说。”看柳木火气很大,崔一叶陪着笑容说着。

柳木沉声说道:“替我写请柬,请长安这边的三十六名门派人过来。特别是河东柳氏、长安杜氏、河东裴氏,还有你们清河崔氏,一定要派能作主的人过来。他们不是一直想在我这里拿到工坊吗就这样。”

第0364节死而复生的人

柳木说完就转身要走,崔一叶伸手拉住柳木的手臂:

“什么工坊”

“钢坊。年产五百万石的钢坊。别烦我,我很累需要回去好好睡一觉。要知道我辛苦的跑了上万里,到现在还没有回家呢。我无比的思念我的床。”柳木说完就准备走。

这次高履行又拉住柳木:“那魏征怎么办”

“告诉他,圣人要中秋盛典,让他赶紧出来干活。等我作什么,我又不是官。想回太子府,也没有人拦着他,就这样。”

高履行打算再问,崔一叶却拉开高履行对柳木说道:“那你赶紧回去吧,明见。”

“好,明见。”

柳木翻身上马往码头去了,从泾河码头可以坐船回到泾阳的庄子。

看柳木离开,高履行问崔一叶:“你怎么就放他走了,绒花的收成,秋天的收成,青料的入储,菘菜萝卜的入储,很多事情要和他细谈的。”

“他才没心管这些事。事实上我也懒得管,但却不能不管。长安那些个刁民冬天一但吃惯了鲜菜,就须年年有,那暖棚盛典之后要亲自去看看,今冬扩大的五倍,各种要操心的事。还有,高陵县那县令行不行,不行就换人。”

“杜子春是个能吏,暖棚的事情有他在倒不用太担心。只是你开口就是刁民,这个不太合适吧。”高履行担心这话传了出去影响不好。

崔一叶却说道:“如何不是刁民,就说我那几个堂妹。冬天吃了韭菜,鲜藕,连菘菜都不要吃,非要吃胡瓜、香菇。前些天还想着,冬天有没有樱桃吃,这不是刁民是什么”

高履行原本以为崔一叶说的是长安的普通百姓,却没想到说的竟然是长安城的贵族们。

也没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