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1 / 2)

还是要顾忌点好,能省不少麻烦。

他们烧香的小寺是一座别人不常来的小庙,建的时日不久,来烧香的人少得可怜,上山的路通不了马车,去山上必须还要下地走一段路,夏日那次初一来的时候,一行人都走了个汗流浃背,这次好在凉爽了不少,他们上去后没流汗,到了山上风一吹来,还凉爽得很。

这时秋叶泛黄,已被风吹落了不少下来,庵院的老尼见到赖云烟来,洗了喂鸡和鸟的手,在她上香的时候为她敲木鱼。

烧完香,老尼与她道,“上次您送来的老马闭了眼,我就埋到后山了,它走后,寺里又飞来了一只断翅的鸟,养了几日又活过来了,偶尔间还能飞几步,您要不要去看看?”

“好,去看看。”赖云烟提了裙去后院看了老尼养的那一群残脚断翅的动物,瞅了半晌,那边去湖边探看的仆人就回来报了,说湖面今日美得很,在微风下碧波荡漾。

送她出门时,老尼说,“稍会给您做些素饼带回去吃,您走时让人来取一道,一并带回去。”

“多谢了。”这庙是赖云烟为着老尼养老建的,两人只见过几面,相谈也寡淡,就是说到建庙的事,到完事之间也不过是区区几句话而已,冬雨她们还道她们是交浅言深,但她们不知的是,她与老尼都是已老到无须用言语去沟通什么了。

很多人活一辈子,活到苍老,虽说因人,因环境的不同轨迹也不会全然不同,但人生中那些谁都无法逃脱的事,怕是都会都经历一遍的,说来这世上的幸福各有各的不同,但苦难和痛楚却是一样的,如果沧桑写在了人的眼睛里,往往只需一眼,同类人总会在别人身上看到相同的过往,赖云烟这世见过不少人,但只有在老尼的眼睛里,她看到了一种同类的感觉。

她给老尼建了一个庙,给了她一个归宿,某种意义上,她也是在给自己归宿。

怕是有一天,这里也会是她的平静之所。

“女施主慢走。”老尼念了佛号,赖云烟回头朝她微笑点头,领着丫环往离庙不远的湖边走去。

男仆已经把桌椅摆好,赖云烟到后,他们就退到十米多外的地方去了。

这厢赖云烟刚甩了一把酒糟放到湖中,刚瞅到鱼儿偷食时,那边有一赖姓男仆就急跑了过来,与她道,“小姐,来了个书生。”

“嗯,赶下山去。”赖云烟眉眼不眨地道。

“唉,赶了一道,没赶走,”男仆是个老仆,跟了赖云烟不知多少年了,知道不少内情,这时他又道,“他姓江。”

“江?”赖云烟把刚又放到湖面的眼睛转了过来看他,微有点愣,“江大人?”

“是。”老仆作揖。

赖云烟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她淡道,“要是还在,领他过来。”

人都找上门来了,那就见吧。

**

衣着黑衫的男人提着酒壶悠悠走过来的时候,面无表情的赖云烟看着他的样子眼睛不由自主缩了缩。

多少年没见过这人了,她真不知当他到了这个年纪,他会长成这种样子——褪着光头的男人全褪去斯文,那张脸失了柔和,全是坚硬阳刚的线条。

他的脸让赖云烟觉得他陌生不已,但看到他嘴边那抹懒洋洋又意味深长的笑容后,她又觉得就算时空变异,也还是没把她眼前的这个男人变得面目全非。

“夫人。”他靠近后,提着手中的酒壶两手相附,向她揖礼。

赖云烟坐在椅子上没动,她再上下扫了他一眼,就又转过了头。

“公子,请坐。”冬雨搬来了椅子,轻道。

“多谢。”江镇远又朝她施了一礼,又与她温声问道,“在下可能否把这酒壶放到桌上,再向这位小嫂子讨上两个碗?”

冬雨朝他轻福一礼,眼睛朝赖云烟看去,看到赖云烟没什么反应,她犹豫了一下,还是与他道,“公子稍候。”

“夫人?”

“嗯。”

“浮漂动了。”

他的手握了过来,赖云烟的手没有动,转过头,与近在咫尺的他脸对上脸,眼对上眼。

他们这时的距离,近得完全可以从对方的眼睛里看清楚自己的倒影。

☆、117

他的手伸至前头,拉上钓竿,随后回头朝赖云烟一笑,道,“鱼走了。”

赖云烟松开钓竿,缓慢地靠在了椅背上,默默地看着他收线,重新上饵。

“夫人。”冬雨拿了碗过来,轻声叫了赖云烟一声。

“嗯。”沉思的赖云烟漫不经心应了一声,眼睛半垂不垂地看着湖面,“你们也搬个小桌坐到树下磕会瓜子。”

“是。”冬雨明了她的意图,让她们跟着歇下,看样子,一时半会的,她们小姐也不打算走了。

“今日凉爽。”鱼钩重新上了蚯蚓,江镇远甩开线放到水中后,回头微微笑着看向了她,“夫人不怕这些虫子?”

赖云烟转过眼睛,平静地看着他。

她不说话,江镇远不以为意地又把视线调回了湖面上。

这时轻风微吹,水波微漾,时光静得草丛树梢头的虫鸣鸟叫声是那般地清晰可闻。

良久,赖云烟疲倦地闭了闭一直睁着的眼睛,开口朝那拉竿钓上岸的男人说道,“放了吧。”

“嗯。”随着男人的一声应声,再来一声“嘘”的送走声,那刚从钩上取下的鱼就从他那修长且骨节分明的长指上滑到了水面。

赖云烟看着他黑衫下的手,觉得此时此景真是那么的熟悉,却又是那般的突兀。

他做的每一件事她都欣赏,而他上世能为她弹琴,今世……

不过是她只一句话,又是问都不问一声,他又顺了她的意。

她早就知道,他们不应该见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