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1 / 2)

待车内就剩下她们二人了,罗纱就将事情大体说了下。

“……景安需要人帮忙。”

长公主沉吟片刻,问道:“你大伯派去的那人,还有没有说些什么?”

罗纱仔细回忆了下,摇头道:“没有,他提起的话我已经全都告诉母亲了。”

长公主便长舒口气,似是叹息似是解脱,又扬声唤了人来,将她身边随侍的人和穆青涯留在这儿的侍从遣了身手最好的几个去帮穆景安。

“这事情人多了也不好办,有他们几个再加上红倚红绣定是够了。”

“那么那边的人需要知会一声吗?”罗纱所指的便是北地那些人。到时候他们可是要给自己开锁具的。

长公主颔首道:“也好。那就同青涯说一声,让他想办法吧。”

谁知左等右等,穆青涯都没回来,想派人去同他说,偏偏郊劳台外有人拦着,派去的人根本没法靠近。

想到今日里许多事情都与预料中相去甚远,而穆景安那边还不知道情况如何,罗纱颇有些焦躁起来。

长公主见了,倒是笑了。

“平日里看你还挺能沉得住气,怎的这个时候反倒是耐不住性子了?”

她望着郊劳台那边,神色不明地说道:“你放心,虽然说一声有些准备更好,可就算我们不同他们讲,他们也会随机应变的。况且——”她侧首望向罗纱,勾着嘴角笑道:“不是有景安在吗?既然是他去处理的,应当是没有大问题。”

往日里无论再大的事情,只要想到穆景安,罗纱便会觉得心安。

可这个时候……她越是想着他,越是念着他的音容笑貌,心里那忐忑不安的感觉却是越清晰。

但她硬是咬了牙,对着长公主笑了笑,不将脸上的担忧显露出半分。

大军得胜归来,百姓欢呼雀跃,夹道相迎。

回去的时候远比罗纱方才来的时候还要热闹许多。可罗纱看着那热烈的气氛,心里的紧张一刻也未停歇过。

车子一路行到穆府门口,罗纱整个过程中都是处于一种思绪飘忽的状态,那些个喧闹声完全没入了她的耳。

也不知……他现在如何了。

她明白,在没亲眼看到他安然无恙之前,心里的担心是没法减少半分的了。

直到看到自家大门了,她方才稍稍缓过神来。只是刚刚放松了没多久,她的心就又被提了起来。

“母后让我们入宫?”长公主望着出现在穆府的一位面皮白净的公公问道:“现在?”

那位公公便笑,“可不是嘛,夫人难得回京一次,太后想念得紧,这些天里可一直念叨着呢。这不,今儿太后等不及了,说是让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去宫里头坐坐,见见面、说说话呢。”

这样的时候这样的理由,长公主不好违抗,便应了下来同罗纱回房换衣裳。

只是在转过身时,两人不动声色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几分了然。

今日是穆家军回来的大日子,太后却特意挑选这个时候让她们进宫,原因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想来,和那人多多少少还是有关的。

如今穆家在通过这次穆家军回来的事情“算计”那人,若对方也是想通过这个机会来算计穆家呢?

要知道,穆家的“隐藏势力”他已经毁了,但穆家还有穆家军、还有穆青巍。

如果他再能让后两者出点什么事情,穆家才有可能真正垮掉!

这样一想,这次入宫的事情,恐怕就不会太过于平顺了。

罗纱的心沉了沉,沉默着回屋换了衣裳,同长公主一起进了宫。

皇宫还是那个皇宫,上次来时是在春季,罗纱心中不踏实故而没仔细看。如今是冬季,罗纱心里依然装着事儿,还是没能好好领略下这儿的风景。

其实不管太后此时让她们进宫的用意如何,罗纱对于太后还是非常提防的,毕竟在她的意识里,孙家人和皇帝的联系都是从太后开始的——太后身边原有孙家女子伺候,只是后来那女主去世了。

谁知见到太后,罗纱倒是感到有些意外。

太后和她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同……居然是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家,而且微微发福,看上去很是慈祥。

见长公主和罗纱来了,太后笑眯了眼,和蔼地招手让两人过去,又对长公主说道:“静夜一直在念叨许久没见着姑姑了,你先去她那儿瞧瞧吧。”

长公主笑着应下了,转身离去,只是临出门前,做了个“等”的手势。

罗纱会意,安安稳稳地坐在太后命人给她搬来的椅子上。

看到罗纱,太后显得很是惊喜,说道:“上回你和景安成亲后来宫里,我还等着你们也来我这儿坐坐的,谁知过了半天也没等到你们,再问人,说是已经走了。”

罗纱垂眼看着地面,笑道:“我身子不太好,上次急症突发,只得急匆匆走了。”

上次她是被穆景安抱着离去的,有不少人看见。她寻的这个理由,倒也说得过去。

“你这孩子,怎的不让御医先看看?”

“经常备着的药就在车里搁着,吃了后再回去稍稍歇息下就好。”

“你这孩子,真是让人心疼。”太后叹了句,让罗纱走到她跟前,将罗纱细细看了,她又道:“身子是弱了些,改天让人给你开几副药,好好调理□子。”

待罗纱应了后,太后的笑容越发和蔼起来,让人拿了个匣子过来给了罗纱。

罗纱心知这硬是太后给的见面礼,收了下来,谢过了太后。

回到方才的椅子上坐着,罗纱垂眼看着自己脚尖,虽然面上笑着,心里却越发地发堵起来。

她上次是被皇帝给喂了“解药”后,不得不急匆匆离去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