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1 / 2)

宋记 杀猪刀的温柔 5874 字 2019-03-29

官员被他吓得心惊胆颤,有苦难言,但案牍送到帝王皇叔手里,听着皇叔所说的话,他们才把蹦到嗓子眼的心咽了回去。

事实上,这家人在过去的十年里一共生养了二十余子女,在三年前,他们生下来的十几个子女只活下了三四个,而在三年后,这一大家子生下来的近十个子女,活下来了六个。

这就是世子那天去见这家人,这家人为何赤身**满地爬的小新丁那般多的原因。

二十口人挤在方寸之地是艰难,但这些这几年生下来的孩子至少活了下来,有口饭吃,只要这家里的男人们出去了也能找到活干,这个家就会继续延续下去。

你说年景有没有变好?是变好了,有活路了。

老天给饭吃,世道也给饭吃,这能是不好?

至于抱怨说难听话出来闹的百姓肯定有,这就跟饿的时候只想有口饭吃,饱了就想娶个好娘子,有了好娘子就想三妻四妾跟富贵老爷一样,不会有几个人能满足止步于当前,皆是得到的多了想要的就更多了。

皇帝南巡,惊动四野,沿路的百姓焉有不知道的道理,肯定有觉得自己受了冤屈的人要请圣上申冤,这大多数实打实出自天子门生的官员们实施天子仁政,对这些人也不敢打打杀杀,只好对下诱哄,对上隐瞒,所以这一路喊冤申冤的人多,真冤的人有,没冤闹事的肯定也有,是以德王跟听了个目瞪口呆的官员们说:“有冤屈的就理,别以为没人知道你们干了什么事,你们当你们圣上手里没人啊?至于没冤屈的查明了打几十板子打服了,别老想着闹到圣上面前出事,不会,我们圣上明理着呢。”

手里有人,明理着的皇帝失笑不已。

德王这一路跟皇帝细数那一家子这几年的人丁存活量,还和各地官员谈了谈心,那被一脸死灰的官员们弄得跟刑堂一样的气氛总算活络起来了,这地的官员们这才放心地把提着的气吐了出来,抬头擦那冒出来的满头大汗。

活的多少还能用来这样说?良民刁民还能这样分辨?听德王这么一说,跳出来看,他们也不至于两面不是人。

有人斗胆上前跟皇帝言道:“启禀圣上,不是下官等想欺瞒您,说来这感激我们的百姓多不胜数,可这抵不过一个到您面前喊假冤的啊,这查明真相需耗一些时日,等您走了结果审出来了,等递到您眼前,就是下官等并无有那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之事,在您眼中也抵不过您下一个见到的品德功绩皆良好的大人呐,我等赌也赌不起,只好随大流,人家大人这么干我等也跟着这么干,还请圣上明鉴。”

这小官的话,让皇帝皱起了眉。

德王却扬了下眉,细看了这说话的年轻师爷模样的人几眼,然后笑了起来,跟与他同坐在首位的皇帝道:“看出来没有?我岳父的门生。”

那敢说话的门生还颇为得意,骄傲地朝德王拱了拱手。

德王被逗得笑了起来,失笑摇头不止。

这还真是有所倚仗,不怕死。

皇帝不喜此人的轻浮,但话还是听进耳里了,不快地看了那小官一眼,见那小官“嗖”地一下就缩起肩膀,躲到了一个战战兢兢发着抖的老大人后面,看那老大人瞪他瞪得眼珠子都要出来,这才不悦地收回眼,转头对王叔道:“是以这一路来,这些人都是联着手在骗朕了?”

“朕一个皇帝,居然被你们拦得动弹不得,日日被你们欺瞒哄骗,你们居然想让朕相信你们无辜?”皇帝没想听王叔说话,转过头对着这群自认为骗他还有道理的臣子冷冷道:“你们可比符相宋阁老他们厉害多了。”

德王一听,见皇帝侄子要训教臣下了,起身跟皇帝告退,带着世子走了。

门里,帝王在训人,门外,世子抬头看着他父王,小脸上满是疑惑:“您是怎么知道那家人的情况的?”

“父王问了他们话了呗。”德王低头与他的小世子笑道。

“可我只看见父王跟他们说了几句话啊。”他全程都在。

“几句就够了。”德王一句一句跟他掰开来解释那天他从跟人交谈的几句里得来的信息,“你听,父王问当家的男人说最近世面上活可好做,他们回了一句不好,可下一句他们又说还是能找到活的,这说明还是有事可干,就是工钱让他们不满意,是以不好,但比较之前父王所知道的民情来说,有活干饿不死这就是一个进步了;父王又说他们家里人丁兴旺,说他们家里人多,换哪家人都会高兴啊,所以不用父王问,他们也会跟父王多说道这些人丁得来的不易,多说两句,父王不就知道了他们以前养子难,现在他们家人丁多的事了吗?你当时不也在旁边听着?”

“可孩儿没想那么多。”世子满脸愧色,心里十分内疚不安。

第196章第196章

“教你你就知道了。”德王本想跟世子说他还小,但一想王妃对世子,可不因为世子年纪小,就会放松对他的要求。

世子认真地点了头。

他知道了。

世子认真,德王于心不忍,但一想王妃所说的,不忍就咽下了。

偶尔他可以对放松要求,但大事情上,他还是跟小辫子的看法是一样的,晏城以后是世子的,那座城需要一个比他更优秀的领导者。

世子性子要强,小辫子说了,但凡出类拔萃者,性格必不与一般人相同,所有人能鹤立鸡群,凭的就是那一股不输的心气。

不要强的,就趋于平庸了,如同不想攀越高山者,注定就站不到山高处。

王妃拿世子的性子头疼,但最想保持他的棱角的人也是她。

他们德王府需要一个不知满足,敢作敢为,勇攀高峰的继承人。

这夜晚膳皇帝接见了当地的两个文豪,德王世子陪在席,席间觥筹交错,其中年纪颇大的那个文豪在散席后出门呕吐不止,世子听着声响,朝身边近身护卫的铁卫道:“给他找个刘大夫看看再送回去。”

父子俩回了宿处,给王妃娘娘写完入寝时,门外铁卫请示,德王问了句:“什么事?”

“那家莫先生的家人来了,说是感谢世子的救命之恩,这下正在门外跪着谢恩,又说不深夜扰王爷世子的这宁了,他们谢完恩就走了,明日再备厚礼过来给王爷世子致谢。”护卫道。

“没什么谢的,下去罢。”德王回了句,后面怎么处置下面的人自己知道。

这厢德王抱了刚脱了汲鞋的小世子站到床上,给小世子换睡衣,问他道:“怎么成救命之恩了?”

“我见着他席间朝帕子吐痰,隐隐有点血色。”世子不以为然地道,伸长胳膊让他父王为他穿衣,又问:“孩儿观他脸色不像强健之人,肤色黑黄精神发虚,孩儿看他回皇兄话的时候都死死掐着手臂强打精神,他看来病入膏肓甘愿冒着犯讳面圣,可见比起得罪皇兄,他来面圣的荣耀更值得他生死不顾前来?这就是所谓忠君吗?还是纯粹就是他想来……”

“聪明。”德王捏了下他的小脸蛋,夸道。

世子抿嘴笑,谦虚了一下:“谁都想得到,孩儿只是说了出来。”

“哪是谁都想得到,那屋里可没几个能看出那老儒生强打精神,当然了,你皇兄身边那几个老狐狸不算。”

“父王不喜欢他?”

叫人老儒生的德王颔首:“跟你外祖父一比,这两只脚都快迈进棺材里还不忘给家里揽权揽财的老东西就格外可恶了。”

“母妃说,”世子老气横秋,“外祖父那样做,是因为舅舅们个个都争气。要是不争气,外祖父也得顾全他们,也会想办法给他们留下很多东西,那是亲骨肉,如若做到像对待外人那样冷酷绝情,那就不是亲了,外祖父不是那样的人,外祖父与舅舅们是互相成全互相成就,这样的父子关系世间难得,不能以他们的关系照天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家有每个家的相处方式,不能以一言敝之,那可不好。”

世子说着还摇头晃脑,有说不出的可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