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1 / 2)

宋记 杀猪刀的温柔 7824 字 2019-03-29

“是,”刘天师笑了笑,接着淡道:“想必王妃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罢?”

“你当我不懂?”宋小五反问,她直视着人道:“你当一个气数已尽的末落王朝有那么好扶?”

燕帝这人本身不堪担当大任,他没有帝王的气魄没有帝王的手段,而周家宗室本就难以为继,再加上天灾这一推手,周家的皇朝不灭都难,而小鬼的存活和她逼得皇帝不得不调整自己去应对这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见之明的她的小鬼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才让他好好地坐在帝王的宝座上。

哪怕到现在,有着小鬼和一干冉冉而起的新臣子的大燕一不小心还是会被人捡了便宜,只要燕帝还是那么蠢,周家还是会断在他手里。

“让他消停点,”有了天师出现,宋小五也不怕当妖女,给刘天师的空杯里倒了杯水,“不要把好不容易挽回的气数败尽了,到时候他哭啊喊啊悔啊都没用,连个安身的坟墓都得不了就不美了。”

“呵。”刘天师被她说得一愣,抽了口气笑了一声。

“好好消停几年罢,多生几个儿子,请几个名师好好教着,他少插手点,等世道太平了,马肥兵壮,国库充盈,到时候他不服再跟我们好好打一仗,打输了我们认,跟他跪下好好喊陛下万岁。”宋小五说到这,看着垂眼盯着桌子不语的刘天师,自觉说话是太难听了点,顿了顿道:“我说话难听,但既然开了口,有句更难听的还望天师大人帮我转达,你替我跟皇帝说一句,没必要心心念念跟我这妖女斗个好歹,我再妖也会死,但斗死了我这个替周家补城墙的儿媳妇对他没有多大用,我一直因他王叔对他束手束脚,如今得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给他几个脸色看,他何曾见过我在外走动发动他眼中所谓的妖术?他有本事就不要老打着榨干自己王叔王婶的主意,自己立起来,不要我们扶他扶到死,他还在那哀哀凄凄地当是我们对不住他,要如此,他跟他那娘又有何区别?”

作者有话要说:明日万字更。

第164章

不破不立,但世道没那么容易改变,而最难改变的就是人本身,身在周家这一摊烂泥当中,宋小五四面挥刀,大刀阔斧把自己都赌上才赢得了现今的局面,并且这局面还说不上好。

但往前能进一步就是进步了一点,宋小五也不怕要跟燕帝斗一辈子不得善终,等整个皇朝稳定了,后继有人,他们这些老的斗死了有何惜?她要的是一个好的局面,和能改变培养下一代的时间。

“呵。”刘天师被德王妃说得连笑了好几声。

宋小五没在意,转头看向了湖面,“大局不是一己之力能推动的,天师大人来见我,想来心里已有了定笃。”

她又道:“多谢对小儿的看重。”

德王妃不好说话,她就像一块难以撼动的顽石,活得跟谁都不像,刘天师一直琢磨不透她,此时也难以跟上她的话,坐着想了一阵,在她转头回来时开口:“您的意思,您这几年不会有所发动?”

宋小五看着他,深觉跟这些人说话,必须说得再明白一点,“不会,我等他,等他坐拥百万雄师,他说何时开战就何时开战,我这不是折辱,他可当是长者所赐。”

燕帝的敏感和反复无常,一介帝王的心性还不如一个坚强的女子坚定,宋小五算是领教过他的厉害了。

燕帝并不是没有长处,但他的短处恰恰最不适合当一个领导者。

她说得漠然,刘天师瞥了她一眼起身躬身,“那有扰王妃娘娘,老朽告退。”

宋小五朝他点下了头,没有留客。

王府景致不错,跟一般豪门大宅的格局很不一样,风景开阔精致,就像仙境当中的才有的田园景象,人间难得一见,刘天师一路想着心事还张眼各处探望了一番,等走到大门颇费了一点时间。

等走到门口,忽听有马蹄声急奔而来,他回头,看到了骑在小马驹而来的周承世子。

“你来我家?”周承勒住马绳就从马匹上跳了下来,门人奔过来替他牵住了马,他则背手大步朝刘天师走来。

“见过世子。”刘天师朝他弯低下了头,看向了他的脸。

“用过饭再走?”周承在他面前站定,扬起小手朝他一揖,留客。

他母妃说教训人之前最好是跟人多说几遍道理,说不过再算帐,他找过刘天师数回,刘天师以礼待之,周承没跟刘天师对峙明白,但待客之礼是势必要还回去的。

“谢过世子,老朽还有事要回去。”看着小友,刘天师那见过德王妃沉浮不定的心思定了些下来。

德王世子不像他见过的任何一个王公之后,他身上有稚子的稚气,但无天真骄气,他不像是王公之子,但又像是他父王母妃教出来的孩子。

他其实很像德王妃,但德王妃的作派在他身上做来却一点也不遭人心忌。

刘天师心道世子母妃不像是大燕中人,世子却是。

“那我不留你,改日有空上门来,我叫厨房备着菜招待。”周承下课后知道他来了,就骑马过来了,听到他的话就提步往大门而去,送了刘天师上了马,拱手相送。

刘天师见他有礼有节,身边跟随的随从站在一旁不言不语,像是对小主人的举止习以为常,心道德王妃养个孩子养得不一般。

太不一般了,刘天师都有点想留在燕都,看着这孩子长大会成什么样子。

这厢刘天师一去,周承回了安福殿,先行去洗漱换了衣裳,听随从道母妃在常坐务公之处,父王则在书房,他提脚便去了母妃处。

宋小五正好在看大管事送上来的材料记录,她现在身子不便,两三天才会去家中的田地走走,但每块田地的长势实据都会当天经由下人报上来过眼,看到世子来了,她抬眼看着他走过来在身边坐下,与他道:“可饿?”

“与云鹤先生一道用了汤水才回。”教周承算经之课的先生是个病弱夫子,每顿进食不多,德王府给他专门配了调养身子的医郎随时跟随,他每日少食多餐,一日五顿,周承上他的课都是按着这位先生的规律走,时常陪他这先生进食。

“那等你父王出来我们再用。”世子的老师宋小五过年那段时日做了调整,戚云鹤之前在晏城王府,身体不宜长途跋涉,但宋小五派了人马大费周折把人安全带到了燕都,目前世子有两位大师教管,武习老师则由铁卫将军们担当,但宋小五想着他的两位文师皆是他们夫妻俩在民间寻的隐世之才,还需寻一个燕都的大儒教着他点,便与他道:“可能与你商议一事?”

“可。”他母妃把记录册翻到最前面一页,为跟上她的速度,周承飞快看了起来,嘴里则回道。

“我想在燕都为你物色一名有学之士教你时政,你看如何?”

周承抬头:“东先生很好。”

他的大夫子东文先生是父王的师爷之一,以前还是吏部官员,周承不觉得他还需要另一位教他政学的夫子。

“他是很好,但我想从秀林院找一个跟东先生不一样的,东先生通史明史,但时政着重眼下,秀林院的小书生能教你当天所发生的事情,无需府中探子告知你就能知道燕都众多读书人的想法,你看如何?”

周承侧头,若有所思,“大舅舅没空吗?”

他抬头看母亲,“他好久没来了。”

大舅舅教他的不正是如此?

“他忙。”

“你不喜欢他了吗?”小世子咬了咬嘴,这些日子他母妃万事以他为重的态度壮了他的胆,便为喜欢的大舅舅问了一句。

他母妃不喜欢的,府里的人就不让出现在她眼前,姑姑们管事们按她的吩咐办,父王也偏心她,她要是不喜欢大舅舅了,大舅舅也就来不成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