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2 / 2)

但愿佛经能教她忘却那个小宋探花。

至于让嫂子帮忙留意的事,还是算了吧。她想着她是为一柱好,可是一柱根本就不领情,还觉得她是歹意。

既是如此,她何必去招人嫌呢?

她只管安心养胎就是了。除去周一柱,她还有其他的儿女,为了一柱伤心难过,损害身体,何必呢?

姜氏如此这般宽慰自己,又按照大夫的吩咐调理,心情轻快,身子倒是比之前好了不少。

———————————————————————————————————————

忠勇侯府的暗潮涌动,周暄及其父母并不知晓。

祖母高氏身子痊愈后,周暄就同父母不再日日两头跑。

初时,双胞胎姐妹当家并不顺手,姜氏有孕身子弱,高氏又尚在病中,作为伯母,杨氏没少费心思,一点一点教导周一弦和周一柱。

待双胞胎姐妹真正上手并习惯管家,杨氏肩头的担子才真正卸下来。教两个侄女管家时,杨氏颇多感慨。

如今她还在,女儿还未出门,不大会管家也无碍。可是,总有一日,暄儿是要独当一面的。

管家这本事,她得早早教给了女儿,以防暄儿将来当家,手忙脚乱。

管家之道,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周家人口简单,杨氏也是成亲后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她当年成亲后,婆婆高氏倒也派了妈妈来教导帮助她。但是这种事,自己学会了才是自己的。

而杨氏的儿媳路随玉因为父母早逝,自己在娘家时,就学着处理内务。后来又随着周旸在任上,没少管理内宅事务,是个能干的。

杨氏本来想着自己教女儿管家,后来转念一想,罢了,儿媳妇与女儿年纪相差不大,日后她们的关系还要更近一层。路随玉肯定比她更了解路家的种种。既然儿媳妇是管家的一把好受,何不让儿媳妇去教暄儿?

只是不知道,路随玉是否愿意。毕竟教导他人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

杨氏找着机会,跟路随玉提了这件事,想着路随玉若愿意,就让路随玉教导,若是不愿,少不得她亲自去教了。

路随玉听婆婆说明来意,愣了一愣,略一思忖,就点头应了下来:“这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母亲不怕我教不好就行。母亲也知道,我娘过世的早,我没怎么学过管家。是母亲不嫌弃,耐心教我,我才不至于出大乱子……”

杨氏见她应下,心情颇好,笑道:“好孩子,你的本事,我自是知道的,你不必自谦。只管教她就是了,要是真有哪里做的不好,不还有我吗?我还能看着你们出岔子不成?”

路随玉也笑,可心里却有点沉重。是了呢,她都几乎要忘了。小姑素来受宠,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姑娘,每日读书习字,对俗务似乎并不精通。

这样一个娇娇女,真嫁到路家,能不能帮到征征?也不知道会不会给征征添乱。

在知道了路征与自己毫无血缘后,无疑路随玉是看好这桩亲事的,她希望路征可以娶周暄为妻。——这样她和路征的关系会更亲近,他们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亲人,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

路随玉原本就与周暄关系可以,一个娇柔的小姑子,又不会刻意找她麻烦,跟她没有什么冲突,她们处得很和睦。

可是,这婚事定下后,面对周暄,她的心情会有点微妙。一方面,她感谢有周暄的存在,会使她和路征的关系更加亲密;而另一方面,她隐隐又觉得周暄并非路征的良配。

——尽管她努力告诉自己小姑子很好很好,可是,说到底,周暄不一定适合路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